0731 习焉不察
(习)焉不察山水流,(焉)得物外无所求。
(不)恋外财心自净,(察)其毫厘不忘修。
发音:xī yān bù chá
释义: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0732 察察为明
(察)颜观色疑点清,(察)处秋毫暗变明。
(为)感君王辗转思,(明)宵圆月水盈盈。
发音:chá chá wéi míng
释义: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示例:恰好遇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以察察为明的,听见人说这管带不懂驾驶,便要亲自去考察。(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近义词:察察而明
0733 明知故问
(明)知事理按道行,(知)是凌波身骨轻。
(故)风杨柳初飞絮,(问)渠那得水如镜。
发音:míng zhī gù wèn
释义: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出处:清·无名氏《绣花鞋》:“明人何必细说。你也知道是谁,却就是明知故问呢!”
近义词:多此一举;反义词:不闻不问
0734 问道于盲
(问)道何处最花多,(道)上疏梅花一朵。
(于)花静观好情怀,(盲)风怪雨青灯落。
发音:wèn dào yú máng
释义: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问道于盲的故事
示例: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近义词:缘木求鱼 求道于盲
0735 盲人摸象
(盲)人探路日光暗,(人)之进退两艰难。
(摸)影无形常踌躇,(象)如浮云前无攀。
发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盲人摸象的故事
近义词: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忐忑不安 六神无主;反义词:洞察一切 悠然自得
0736 象齿焚身
(象)齿焚身惹冤情,(齿)摇将脱身无童。
(焚)身碎骨情为真,(身)外之物莫看重。
发音:xiàng chǐ fén shēn
释义: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示例:正是:山木自寇,象齿焚身。恫哉李督!死不分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一回)
0737 身不由主
(身)不由主影不邪,(不)与贪念共一碟。
(由)见秋风催拂面,(主)信之道重守节。
发音:shēn bù yóu zhǔ
释义: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0738 主客颠倒
(主)人怠慢客不应,(客)馆梦回风雨声。
(颠)崖一陷落千寻,(倒)进山崖伤无轻。
发音:zhǔ kè diān dǎo
释义: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0739 倒凤颠鸾
(倒)凤取眉恋欲倾,(凤)楼帘内纵欲情。
(颠)风不管惜花人,(鸾)啼化作鸟鸣声。
发音:dǎo fèng diān luán
释义: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近义词:颠鸾倒凤
0740 鸾翔凤集
(鸾)翔济济群英汇,(翔)鸾习习俏羽尾。
(凤)凰徐徐欲飞起,(集)云重重峰下堆。
发音:luán xiáng fèng jí
释义: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出处: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