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回忆:买鱼和抢小饽饽儿

伊石   88
2025-07-11 07:00

回忆:买鱼和抢小饽饽儿


(农村盖房上梁抢小饽饽儿的场面)


小时候,有两我记忆深刻。一是:到供销社买鱼;另一是:盖房上梁抢小饽饽儿。

先说说到供销社买鱼。

当年,村里的供销社都要到公社的供销社进货,村里有两名青壮年棒劳力用小推车到20里外的公社驻地推货。当时一年可能进三五次新鲜小杂鱼,主要是白色的我们叫它“石个斗”,因为它的头部有一个白色透明的小石头,也就手指大小。每次进的数量也不多,一定不够全村社员买的。虽然社员们条件较差,但因为一年吃不了几次,社员大部分家庭还是要争先恐后去买。因为买的人太多,所以要排队捱号。

我当年10岁左右,也到供销社买了几次鱼,好像只买到一两次,大多次数没有买到。有时因为去的晚,排队排到了后面。有时排的靠前一点,也被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挤到了后面。所以很多时候鱼还没有卖到我这里,鱼就卖没了。买不到鱼的人们只好悻悻而回,有的人则自我安慰道:“也好,省钱了。”有时鱼正好卖到我这里,没了,气得你干瞪眼。还有一次,卖到我这里,人家说是没了,但我明明看到筐底下还有一些,但人家就是说没了,你能怎么办?后来听人说,那是留给关系户的。

再说说盖房上梁抢小饽饽儿。

我们这里盖房子,有一个最热闹的场景,就是抢小饽饽儿。房子垒完了墙,上好了梁,燃放鞭炮后,就开始扬小饽饽儿。两位木匠和瓦匠师傅,坐在已经装好的梁木上,一人拿着一个装有小饽饽儿的“斗”(过去量盛粮食的器具),一边唱着喜歌儿(押韵的吉祥语句顺口溜),一边从“斗”里一把一把抓出小饽饽儿,朝着房子四周扬下去。这时候,住在盖房周围家里的人们,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大部分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这里抢小饽饽儿,当然也一定缺少不了那些没有事的小孩儿。人们来这里抢小饽饽儿,一是为了热闹,二是真的为了抢到小饽饽儿那时小麦食品还是稀缺品,吃到一个或几个杏儿大小的小饽饽儿,也可以解解馋。

我也参加了多次抢小饽饽儿。同到供销社买鱼相似,我大约只有一两次抢到了小饽饽儿,大多次数没有抢到。感觉很是奇怪,我站在哪里,扬小饽饽儿的师傅就一定不往哪里扬。好不容易扬到了我的前,还没等到我弯腰捡拾,就被眼疾手快的人抢去了。

到供销社买鱼和上梁抢小饽饽儿,这是两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对我来说,它们却也有相似之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买到鱼和抢到小饽饽儿,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和魄力,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甚至不能按常规套路出牌,不能装出那种要面子、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姿态。我身上正好缺少这些特质,所以当时就很不容易买到鱼和抢到小饽饽儿,所以小时候就常遭到一些人的欺辱,成年后的人生之路也常遇坎坷。这也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评论

伊石
伊石 2025-07-16 10:51
青青: 我也很缺乏竞争力。旅游上车大家抢座,我总是在最后那一排。上公交也往往被人挤到后面。我同意你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在我心目中,您是一位女强人。感谢夏老师赏评交流支持!上午好!
青青
青青 2025-07-16 09:43
我也很缺乏竞争力。旅游上车大家抢座,我总是在最后那一排。上公交也往往被人挤到后面。我同意你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伊石
伊石 2025-07-12 18:05
玛丽: 看了赵老师的文,想起一句话,吃亏是福。所以今天您过得比他们都好。这样思考也对。感谢姜老师赏评支持!下午好!
伊石
伊石 2025-07-12 18:00
乐而忘忧: 有意义的回忆!感谢李老师关注赏评支持!下午好!
玛丽
玛丽 2025-07-12 17:24
看了赵老师的文,想起一句话,吃亏是福。所以今天您过得比他们都好。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