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墙塌时的那双手

yeynsn   28
2025-07-17 18:14

墙塌时的那双手

 八十岁的发小芳坐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孙辈们在胡同里追跑打闹,嘴角总挂着一抹平和的笑。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布满皱纹的手上,那双手如今有些颤抖,可在半个多世纪前,正是这双手,在轰然倒塌的土坯墙下,托举起了条生命的希望。

 那是上世纪 60代初一个夏天,连阴雨下了整整十三天。村东头的土路被泡得发软,踩上去能陷到脚踝,家家户户都盼着天放晴。

雨刚停的那个午后,空气里还飘着湿土的腥气,十岁的张芳扛着锄头去自地查看,远远就看见大爷拄着拐杖往村头走 —— 老人惦记着自留地里的几畦玉米,非要去看看有没有被水泡烂。 刚走到宋先生北边那段土坯墙下,突然传来 “轰隆” 一声闷响。

张兆芳抬头时,正看见半面墙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塌下来,黄灰色的泥土混着碎草瞬间将大爷吞没。他脑子里 “嗡” 的一声,什么也顾不上想,扔下锄头就往那边冲。 塌下来的土坏坯块足有几斤重,湿泥裹着碎坯快压在老人身上,又沉又凉。张兆芳跪在泥里,双手发疯似的往开扒,手指被尖锐的碎瓷片划破了,渗出血珠混着泥水往下滴,他却一点儿也没察觉。

大爷!大爷!” 他一边喊,一边拼命挪动压在老人腿上的土块,直到看见老人露在外面的拐杖,顺着拐杖摸到老人的手,才松了半口气。

 “快…… 快救我……” 老人的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哼。张芳咬着牙,用肩膀顶住一块斜插在土里的木板,硬生生扛出一道缝隙,把老人从泥堆里拖了出来。那时大爷的腿已经不能动了,额头还淌着血,张兆芳背起他就往村卫生室跑,泥路难走,他深一脚浅一脚,后背很快被老人的血和自己的汗浸透,却没敢停半步。

后来大爷总说,那天要是晚救片刻,他这条老命就埋在墙底下了。更让老人记挂的是,救他的小青年浑身是伤,却在他被抬上病床后,悄悄回了家,连碗道谢的水都没喝。

 大爷的女儿叫春兰,那年刚满十八,出落得像雨后的桃花,正被好几户人家提亲。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发愁:“我这闺女,得嫁个人好心善的。” 思来想去,他想起了那个跪在泥里扒土的年,想起他那双沾着血却格外有力的手。 托媒人去说亲时,张兆芳还红着脸摆手:“救人是应该的,哪能图这个。” 可缘分就是这么巧,春兰早听说了他救人的事,见他老实本分,眼里有光,心里早已愿意。没过半年,红绸子挂在了张芳家的门框上,塌墙救下的缘分,成了村里人人乐道的佳话。

 如今大爷早已过世,春兰也陪着张芳走过了六十载春秋。他们的儿女都已成家,孙辈们绕膝承欢,家里的堂屋墙上,还挂着当年村里给张兆芳发的奖状,边角已经泛黄,却依旧鲜亮。

 胡同里的孩子们跑累了,围到张身边要听故事。他摸着孩子们的头,慢悠悠地说:“人这一辈子啊,谁都有难的时候。伸手帮一把,不是图啥回报,可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记在心里,日子就总能往亮处走。”

 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落在张老和孩子们身上,暖融融的。就像当年那场及时的救援,善意总能穿透生活的风雨,在岁月里开出最踏实的花。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 “好人有好报”—— 不是刻意求来的因果,而是善良本身,就藏着最温柔的馈赠。

                         —— 2025、7、17

评论

yeynsn
yeynsn 2025-07-19 10:02
乐而忘忧: 好人有好报!谢谢老师点评鼓励、上午好!
yeynsn
yeynsn 2025-07-19 10:00
srb1941: 啊,这故事感人。缘分呀!谢谢孙老师点评鼓励、上午好!
乐而忘忧
乐而忘忧 2025-07-18 18:25
好人有好报!
srb1941
srb1941 2025-07-18 18:06
啊,这故事感人。缘分呀!
yeynsn
yeynsn 2025-07-18 17:55
夕阳红泰山: 欣赏叶老师的美文!谢谢周老师夸赞、下午好!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