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2011年2月14日:伯父又过温馨年——伯父和他干闺女的故事

小孟同志   988
2011-02-17 16:34
   嗬,今早看到窗外喜雪,比三天前那一薄层厚好多呢!夜降雪后天大晴,我的心情一如这晴朗的天空。想着伯父他老人家过的温馨年,甚感慰藉。      
    年已88岁的伯父是位南下老战士,家住无锡。他老人家身体很好,服侍患病瘫痪在床的伯母整整17年。2009年6月底,84岁高龄的伯母去世,伯父一度伤心不已,至今念念不忘。伯父有三个儿子,没有闺女。但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使伯父平添了三个干闺女。这不,今年过年,伯父又被她们接去过了近10天。老人家这两年的春节,过得那可真是温馨呐!老人高兴地跟他干闺女及老家的我们说:“真是比儿子都好!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
    说起伯父和他的干闺女们,这可是有故事的喽。伯父做外贸工作,经常出差到北京上海。80年代中期,伯父出差在上海时,由他当年的一个新四军老战友,认识了战友在那儿做生意的贺姓本家侄女。她做的是干鱼生意,从家乡湖南邵阳带货到上海去卖。可是,生意很不景气。认识伯父后,她便想去无锡试试。但到了无锡,她在交易市场没有摊位,被工商城管从各个路边摊头撵得站不住脚。她只得去找伯父求助。一个乡下姑娘,老实的不得了,带着她的买卖家伙溜,老实巴交地站在我伯父家门外不敢进去。邻居看见了就去家里告知,以为是我伯父山东老家来的穷亲戚。伯父帮她办了营业执照,弄了个摊点。从此,她的生意慢慢地好了起来,没多时,她自己顾不过来,又陆续让两个妹妹从家里送货帮忙,开起了店铺。为进货方便,她们需买一辆轻货车运货,又向我伯父借了五千块钱,我伯父又帮她们购买了车。她们由坐长途公交车回家带货,到自己买轻货车到家运货。想不到,生意竟红火起来了。
    生意越做越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姊妹仨一定要做我伯父的干闺女。伯母也欣然同意,她一直遗憾这辈子没有个闺女,没想到这下子多了仨,这门干亲就这样成了。她们像亲闺女一样,两个老人过大寿,给买祝寿衣。那年伯母过八十大寿,她们给买了件红色驼绒外套;闰月年里还给干妈买闰月衣服,有一年给我伯母买了个驼绒灰色大衣。伯父母高兴地把这门干亲看作是天赐良缘。
    那姊妹仨的生意越做越大,她们一个个也都相继成了家,各有各的店面。她们又转换经营机制,向起初不接纳她们的大上海挺进。没想到,她们又都在上海发了财,开起了公司。不久,老大买了一处别墅,老二买了一辆丰田,老三买了一辆宝马。
    离开了无锡,她们年节里都驱车去看干爸干妈。我伯父平时也常去上海看看她们,她们一个个都忙得了不得。有一次,伯父去后,她们就在外头忙活,让我伯父一人在家。她们家床上桌上茶几上,到处都扔的是大张的钱票,也顾不得拾起来。看着满屋的钱,伯父笑着跟她们说:“把钱收起来啊,不收我收起来,带走了哈。”她们也笑:“你都收起来拿走吧,给你你都不要嘛。”说真实话,伯父从没要过她们一点儿钱。有一次,她们给伯父钱,伯父怎么也不要。没办法了,姊妹仨把伯父送上了火车,看他坐好了,就从包里抓起一大把钱从窗口扔进去。伯父周围的乘客都帮他捡钱,这个说“这儿还有”,那个说“这儿也有”。大家都纷纷捡起钱递给我伯父,火车开动了,伯父也没办法了,那回不得不要了干闺女一回钱。伯父觉着那回要了人家的钱,每次回老家带走的土特产,他都要再送给上海的干闺女。
    前年6月底,伯母病故。由于天热路又远,伯父没跟老家人说,并且连伯母的娘家也没给信儿。但是,那三个干闺女都去了,而且连干亲家也一样到场。三个干闺女和三个儿媳妇一样,对我伯母长跪不起哭喊老娘亲。她们说我伯母是善良人,说我伯父是大好人。说我伯父以后要尽享幸福晚年,表示往后尽心尽量地孝敬我伯父。这都是真心话。
    去年春节前,她们开着两辆外国车去叫我伯父,说让她们的干爸坐宝马住别墅过温暖年。并且让干爸把干妈的大相框也带着,算是干妈也和她们一起过年了。因为她们知道,自从我伯母去世后,伯父一直是顿顿饭都还是送到伯母遗像前,而且每周去伯母骨灰存放处探望一次,节日和忌日,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去祭奠。这过年了,干闺女们想表达她们的心意,老人家也只好让她们如愿了。于是,伯父带上一万块钱,要给她们的孩子发压岁钱。伯父二儿媳的娘家也在上海,二儿子一家三口也开上车陪老爷子一同前往。伯父真是感觉到过了个大好的温馨年!
    今年过年,伯父想回老家和亲兄弟们一起过。从1946年参军北撤后,伯父就再没在老家过过年,现已至耄耋之年,手足之情愈加珍贵,趁自己还能跑达,亲兄弟们在一起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可是,干闺女们说什么还要再叫干爸到上海过年,又是两辆进口车开去了,又是二儿子一家陪同,又是带上我伯母的大相框……

评论

sdzzmfj
sdzzmfj 2011-03-22 08:24
多谢邢老师莅临阅评交流鼓励支持!
寿比山
寿比山 2011-03-21 18:23
此文生动感人,写出了“滴水之恩,湧泉相报”。写出了革命同志幇助群众解决困难,是何等诚心诚意。这个小姑娘如当初旡人相助,恐怕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事业
sdzzmfj
sdzzmfj 2011-02-28 20:47
xinjin: 故事非常感人,写得很生动。感谢房老师多多鼓励支持!
sdzzmfj
sdzzmfj 2011-02-28 20:46
caibeiren: 真是好人好报啊。这样的干闺女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感谢姐姐共鸣交流!
xinjin
xinjin 2011-02-24 07:46
故事非常感人,写得很生动。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