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启正斩钉截铁地说:“像生产三鹿奶粉这样的企业,必亡。”话说得坚决、彻底、有力,大快人心,但是人们要问:真能做到吗?
三鹿倒闭了,生产劣质奶粉的企业不是又出现了,前时期质检局查处的浙江金华生产皮革奶就是一例。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一而再出现,说到底就是处罚力度不够。在新西兰,即使一个餐馆,一旦收了没有营业执照的产品,查出来,实行巨额罚款,连续三次,餐馆破产。
近日有家地方报纸披露,某市去年一年212起举报,342万元假冒伪劣商品“落网”,其中,某公司未经批准许可,擅自生产假冒通用别克等原厂刹车片;某工厂生产的防盗门夹层中是废纸壳。试想,谁敢用冒牌的刹车片,这不是玩命吗?又有谁敢用纸壳的防盗门,这不是招偷吗?象这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厂家,最后只是没收产品,罚几个钱了事,这不是太便宜了造假企业了吗?无怪有些企业公然大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上、商店里堂而皇之地出售无证商品,因为他们早已看透了处罚低线,还有很大的经济收益,所以造假愈演愈烈,造假者越来越多,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新西兰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我们也能做到。打破处罚底线,实行巨额罚款,连续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破产,再借用赵启正的话:“像三鹿奶粉这样的企业,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