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重在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歧山副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他连称“惭愧”,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务院的几位副总理都有责任,而他的责任最大。王歧山副总理说:“很惭愧啊,刚吃饱(解决温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他同时表示,食品安全要抓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长期努力。
王歧山的这番讲话,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已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也说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处于多发期,成为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既危害百姓生命安全,也影响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到了必须下大气力去抓的时候。
要说食品安全,老百姓最有切身体会,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人都曾有与不安全食品接触的经历。为了提高防范意识,我也广泛学习涉及不安全食品的知识,并多次嘱咐每天去农贸市场购食品的母亲,如何识别和提防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如添加增白剂的面粉、掺入石蜡油的大米、注入过尿液的猪肉、打过激素的鸡鸭、喷施农药的蔬菜、在受污染水域养的鱼虾,以及那些看似清亮透明的“地沟油”。但母亲听后总是不屑地说:“现在都这样,要按你说得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只好饿死吧。”冷静思考一下,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在一个不顾一切追逐利益,挖空心思以次充好,机关算尽图谋发财的大环境下,要想做到独善其身谈何容易?你可以自己种菜养鸡,难道还能够自己种粮养猪?不安全食品比比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除非扎起脖子不吃不喝,才是最安全的办法。
食品安全要抓源头,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监管,最重要的是应该抓好全民道德教育。国民整体素质不提高,大家依然不顾一切向“钱”看,那么在利益的诱导下,不安全食品还会层出不穷贻害四方。
一个无法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国家,其再强大也会被人看不起;一个连下饭店也要自己提着食用油去吃饭的民族,其再富有也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当人们不再受利益所诱惑时,也许安全的食品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