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两个有意义的三·八节经历,至今令我怀想着,感觉其乐融融!
一
1978年3月6日,教改的和煦春风把我吹送到省城又上学。
进校两天后的三·八节那天,学校在大礼堂进行了“新生开学典礼暨欢迎大会”。校领导讲话中称我们是“教育改革的铺路石”,七六级学生代表发言赞我们七七级学生是“文革磨难后的佼佼者”。会场十分热烈,大会议程还有向新生颁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大会结束进行了文艺演出,七六级学生专为迎接我们准备好了节目。其中的表演唱《天安门前留个影》,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当一群女生两次演唱到“请帮助我留个影,留个影”、同时作亮相时,便有扮演的摄影师傅给她们拍照。此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还留给我很深印象的是,一位扎着两条长辫的菏泽籍留校年轻女教师,她的豫剧清唱《朝阳沟》选段“我情愿在农村流汗出力”,赢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师生们喊叫着“再来一段”,她朝台下笑着鞠了个躬就向后台跑去了。
这一天使我终生难忘,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
二
1980年三·八节的下午,学生科和学生会组织全校女生,在西楼的二楼会议室做了个欢度三·八节活动。说根据法定的上班的女同志放半天假不上班,学校里也给女生放半天假不上课而做这个活动。我校是重工业学校,有几个专业没有女生,全校仅有女生三十多名。学生科的领导老师首先给我们讲了三·八节的来历和意义,接着我们进行了讨论,接下来是现场即兴出节目。
七九级一位临沂籍的同学,首先自告奋勇独唱了好几个歌儿。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另一位七九级的青岛籍同学,接着踊跃表演了舞蹈。她也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她还想表演个《我为亲人熬鸡汤》,说必须要有乐声伴舞,现在没有乐伴,只好请哪位同学歌伴了。她话刚落,刚才那位一连唱了好几个歌的同学立即高兴地说:“你跳我给唱!”一下子一片掌声和喝彩。那位舞者立刻欢喜地说“谢谢”,她俩便一唱一舞合作起来。完了,舞者笑说歌者唱得太快了,她舞起来太累人。引得全场一阵嬉笑。
最后,学生科领导老师笑着总结这次活动时,说七九级新同学表现最好,积极主动,节目也很精彩。七八级同学也可以。但七七级老同学老滑头,这次活动不积极主动。还说本来过节不想批评的,还是批评了。引得我们十几个“老油子”只得自取其乐、哈哈大笑了事。
回到宿舍,我们同室几个同学评论那位能歌者,说她嗓音太尖细,都说她怎么那么爱唱歌呀!又说那位善舞者可爱,个子不高,还真是个跳舞的料。哈哈,尽管我们挨了批,可还是过了个开心快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