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在谁身上?背在小学生身上啊,不是有首歌唱道:“小吆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你细看看,是这样吗?每逢小学生上学、放学时,多数孩子的书包都背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身上。他(她)们的痴情之心,可敬!
说起书包,也随着历史演变。在穷苦年代,有的用布缝个提包;有的用块兰包袱,随着生活好起来,有了专门加工的挎肩书包。现在,书包更高级,双肩背着还配有形形色色的动画图案。你瞧!一个书包身后背,胸前飘舞红领巾,多神奇哪!
书包是学生的标志。上小学背着,上中学背着,上大学也离不开它。书包里装的是知识、智慧、技能、力量。它与学生难舍难分,是永远离不开的挚友。即使走上工作岗位,每人也有各自的“包”。当村官,仍要背着铺盖,奔赴农村天地;搞勘探,仍要背着行装,走遍山山川川;当边防战士,仍要背着军包,巡逻在天涯海角。
小学生的书包背在身上,是走上人生之路的起点,是进入学习天地的开端,是社会赋予的期盼,也是个人奋斗的武器。背在身上,不是负担,也不是压力。老年家长们,让孩子们自己背起书包,迈开矫健的步伐向前走着,以备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肩负服务大众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