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渤海军区地方独立团
渤海区于1944年1月由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合并而成,是山东的重要战略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区活跃着很多地方团队抗击日寇,但因为历史沿革复杂,这些地方团队的资料相当稀少。我现将手中零星资料整理如下。
(一)冀鲁边区海上特务团
1940年8月,杨耀爽(后任新海县长)等收编渤海湾上陈子芳(陈二虎)海匪,与冀鲁边军区杨铁珊的锄奸团合编,成立冀鲁边区海上特务团,陈子芳任团长,杨铁珊任副团长。该部活动于新海地区,开展新海县敌后游击战争。
(二)冀鲁边军区特务团
1942年12月,冀鲁边军区海上特务团与冀鲁边军区特务营合并,成立冀鲁边军区特务团,团长陈子芳,政委傅炳翰,副团长杨铁珊,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赵修德,参谋长王环清。该部驻防新海县沿海地带和望子岛(今无棣县)等地,负责边区后勤机关保卫工作。1943年7月中旬,团长陈子芳、副团长杨铁珊随邢仁甫在望子岛叛变革命。
(三)冀鲁边军区独立团
1943年1月,冀鲁边区党委和军区决定,将第一、三军分区在垦区老鸹嘴、义和庄一带休整的部队(教导6旅16团和18团主要兵力)整编为军区独立团,团长冯鼎平,政委姚昌洲,副团长贾乾瑞,政治部主任辛易之,党总支书记潘大可。
(四)寿光独立团
1939年2月,以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后方留守处已恢复健康的伤病员和离队难以返回八支队的干部战士为主,寿光县委建立寿光独立营,赵寄舟任营长,张文韬兼任政委。5月,寿光独立营扩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寿光独立团,团长赵寄舟,政委张文韬兼,政治处主任李雪峰,全团700余人。1940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军分区成立时,寿光独立团特务连抽调其直属。
(五)邹长独立团
1939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进行整编,原七团及支队警卫营等部整编为邹长独立团(清河独立团),团长马晓云,政委李曦晨,副团长马涵三。同年12月10日,政委李曦晨在莱芜县茶叶口附近的西周峪战斗中牺牲。1940年2月,邹长独立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基干三营,营长傅子荣,教导员张伯令。
(六)三旅黄河独立团
1941年2月,起义后的原国民党蒲台县保安九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黄河独立团,团长王雪亭,政委相炜。该部主要活动于黄河两岸蒲台县、博兴县一带。不久,该团一营营长徐秉义率部投敌,政委相炜将二营和三营带至三旅司令部驻地博兴县贺家一带,后二、三营营长又私自逃脱,其余部队编入三旅部队,黄河独立团番号撤销。
(七)清河区青年独立团
1941年11月,临淄独立营(1941年5月,临淄县委于王砚田叛变后重建的独立营)营长王立庠叛变,余部由政委王效禹率领北渡小清河抵达博兴县,与清河区青年独立营(1941年6月,三旅七团特务连和清河区青年营合编)合编为清河区青年独立团,政委王效禹,政治处主任陈瑛,参谋主任王郁亭。该部主要活动于临淄及广饶、蒲台、博兴地区。
(八)清东独立团
1941年4月,清东军分区以广饶四大队和寿光县大队为基础组建清东独立营。张冲凌任营长,阎维华任教导员。1942年2月清河军区建立后,该营编为清东独立团(兼清东军分区),团长董酉炳,政委岳拙元,参谋长陈乙斋,政治部主任王林。同年8月,益寿临广四边独立营编入清东独立团。
(九)清西独立团
1941年7月,高苑县大队与邹平县大队合编为清西独立营,营长胡兰芝,政委王东明兼。1942年2月清河军区建立后,该营编为清西独立团(兼清西军分区),团长许云轩,政委李曼村,副政委张文韬,参谋长韩子衡,政治部主任毕秀清。1944年7月15日,清西独立团在邹平县信家村击毙国民党保安十一旅旅长张景南。
(十)清中独立团
1942年7月,清河区“抗协鲁北办事处”所属的抗敌自卫军鲁北支队特务营(1941年3月,桓台锄奸团和高苑县大队一部组建)与清河军区青年独立团合编为清中独立团兼清中军分区。团长马千里,政委王效禹,副团长孙干卿,参谋长张明远。1944年2月,渤海军区成立时,清中军分区撤销,清中独立团一部由孙干卿率领与博兴县大队合编为博兴县独立营,后编入山东七师二十团三营(推测为43军128师383团2营或3营)开赴东北;一部由王郁亭率领与蒲台县大队合编为蒲台县独立营,后来该营两个连与滨县独立团一营一连编入渤海四分区直属团二营(43军129师386团2营),随渤海军区独立旅开赴东北;一部调补渤海军区直属团二营,后随山东七师开赴东北。
(十一)昌潍独立团
1942年7月,为坚持昌邑、潍县北部地区的斗争,保持与胶东根据地的联系,清河军区抽调清东独立团一连、潍县县大队、昌邑县独立营组建昌潍独立团,团长赵寄舟,政委何凤池。
(十二)垦区独立团
1942年8月,中共清河区垦区工委成立,同时成立垦区独立团,团长杨信,政委张辑光。该团辖渤海军区直属团四营、海防大队、沾化县大队、垦区大队及沾利滨大队(直属团四营十一连为主发展而来)。
(十三)清东独立团(合并后)
1943年4月,为加强对清东地区抗战工作的领导,鼓舞人民的斗志,清河军区将清东独立团一部与昌潍独立团合并,仍称清东独立团,同时仍兼清东军分区,军分区司令员兼团长赵寄舟,政委岳拙元。
(十四)垦区独立团(合编后)
1943年10月,清河区垦区独立团与冀鲁边区独立团合编,仍称垦区独立团,团长王兆相,政委陈德,副团长贾乾瑞,参谋长杨信。同年底的日伪“二十一天大扫荡”中,该团四连和六连不屈不挠,英勇善战,损失巨大。
(十五)沾阳棣独立团
1944年3月,沾化县伪警备大队500余人在共产党员张香山、杨天骥等同志领导下在沾城起义,与垦区独立团一个连合编为沾(化)阳(信)(无)棣独立团,团长张香山,政委张荣亭,副团长贾乾瑞。同年9月该团缩编为沾阳棣独立营,营长尹子敬(1945年5月毛家巷以北洼地战斗中牺牲),政委张荣亭,副营长罗连壁,副政委程克钧。
(十六)沾棣独立团
1944年12月,沾化县“民众自卫第三旅”旅长傅瑞五率部接受我军改编,经山东军区批准后,编为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沾(化)(无)棣独立团,傅瑞五任团长,翁默清任政委,王兆龙任副团长,刘清林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后王兆龙(海匪王小黑)夹其部由海上叛逃。
(十七)青惠独立团
1945年2月,青城县境内的国民党保安三团团长杨翔南在我长期的争取教育下,率部反正起义,与我青滨大队、青惠中队等部合编为青惠独立团,团长杨翔南,政委阎川兼。5月3日,日伪军2000余人对小清河北地区进行“扫荡”,青惠独立团一连、四连遭受重大损失。
(十八)沾阳棣独立团
1945年7月沾棣独立团王兆龙叛逃后,渤海军区决定将沾棣独立团与沾阳棣独立营合编为沾阳棣独立团,傅瑞五任团长,张荣亭任政委,刘清林任政治处主任。同年8月,该团编入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直属团一营(43军129师386团1营),随渤海军区独立旅开赴东北。
(十九)滨县独立团
1945年8月,滨县独立营与蒲滨战役中向我投诚的伪滨县警备队耿希圣部合编为滨县独立团,王林任政委,刘竹溪任副团长,翁默清任副政委,赵修德任政治处主任。1946年12月,该团升级为渤海军区教导二团。
(二十)寿光独立团(重建)
1945年8月,寿光独立团重建。刘矫非任团长,赵杰三任副团长,马法冉任副政委。
注:在我清河区和冀鲁边区曾经战斗过的回民支队、海防大队、渤海军区胶济大队、德州武工大队等均未列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