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建设正义社会(外一篇《正义》课)

双面丹青   675
2011-03-14 15:02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的GDP40万亿元,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国人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自豪。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社会的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该如何解决?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

              为什么社会如此“矛盾”

有人说,目前中国出现各种社会矛盾是客观规律,即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由低等收入跃至中等收入的起飞阶段,但一旦到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后,就会在向高收入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陷入长期停滞,即很难突破人均GDP1.1万美元的大关。

    不过,徐显明从法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谈经济的时候,是效率观,甚至要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我们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颠倒或曰不当选择是有关系的。我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首要的在于重构社会共同价值观,要把我们的社会塑造成为一个正义的社会。现在我们说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他们分别对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但这四者如果不以‘正义’为引领,则要么无法实现,要么经济越富强,社会矛盾越多,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中还应该加上‘正义’这个词。”

              构建国家正义体系

    怎么理解徐显明所说的正义?他把正义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正义、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正义体系,相信这种体系可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种种社会矛盾。”

    基础正义指制度设计,即立法要实现人人平等,实现人和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徐显明说,除了德行和才能可以成为对人实现差别的理由之外,其他如出身、财富、地位、学历、性别、城乡等都不是差别待人的根据。分配的正义是指一切社会资源对一切社会成员的平等性和社会均等性,既包括初次分配,也包括二次分配。矫正正义对应的就是国家的司法。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司法是每个人的利益都能获得保护的稳定机制。如果司法不公不廉,则人的安全感、不可预测感、恐惧感、被剥夺感便无法消除,其会有第一次被侵害之后的第二次被侵害感。

              公正切割社会财富

   “中国社会的转型就是从一个效率型或者说经济型社会转向一个正义型社会,我觉得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徐显明说,“从长期发展来看,今年应该算是一个开始的年份。”

    要建设正义社会,徐显明强调首先要矫正我们的价值观:“效率优先是说要把蛋糕做大。正义的社会则意味着蛋糕做大以后,把现有的社会财富公正地切割给每一个人。这时,每个人的幸福感和尊严感都会得到增强。”

    要实现正义社会,路还很长。徐显明认为要实现正义社会需要建立法治体系。他强调法治体系包括建立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执政、构筑法治政府、形成独立公正廉洁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全社会普遍守法,对法律实施形成有效监督。这六者统一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法治体系的逻辑起点,但是仅仅是个开始。”徐显明说,“智慧在人民当中,要实现正义社会我们需要全民参与。”

 

桑德尔的《正义》课

 

二十多年前迈克尔桑德尔就在哈佛大学开设一门叫《正义》的政治哲学课。迄今为止,《正义》成为哈佛校史上学生最多的课程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讲起”这是桑德尔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请看他的故事如何展开:

假设你是一个有轨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疾驶。忽然,你看到前面轨道上,有5位工人在工作。你想停下电车,但刹车坏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发现轨道右边连接着另一根轨道,那根轨道的尽头,也有一位工人在工作。你可以把电车开上右边的轨道,前面轨道上的五位工人可以躲过一幼,但右边轨道上的那位工人却会被撞死。

第一个故事结束了桑德尔问:有多少人同意电车转向?有多少人不同意?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同意转向,为了挽救五个人的生命,值得一个人牺牲。少数派学生也发表了意见。

桑德尔接着讲了第二个故事。还是那辆刹车失灵的电车,不过这一次你不是司机,是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的电车撞向五位工人,无能为力。突然,你发觉身边还站着一个胖子,很胖,胖到如果他卡在轨道上,电车就会停下,五名工人就会得救。当然他会被轧死。桑德尔问:请大家举手,多少人会把胖子推下桥去?多少人不会?这一次,大多数学生都不同意推人下桥。桑德尔追问:转向和推人的原则,不都是“牺牲一人胜于牺牲五人”?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前是而后非?我想听一听你们的想法。讨论更趋活跃。

这是真正的思想课、哲学课、智慧课真正的哲学智慧井不是先哲的语录集成,而是你自己的慎思明辨。桑德尔十二堂课内提出一系列间题,却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自己的答案。

(摘自《中外文摘》第13期作者小宝)

跳伞塔也像天平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