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志愿军68军
6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攻必克、守必固、打必歼,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打成了具有英勇顽强战斗作风的部队,打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雄师的序列。
(一) 文登里反敌“坦克劈入战”
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中,东线美2师、伪8师在我68军与人民军5军团接防之际,向文登里公路及其西侧发起攻势,虽然初来乍到68军被敌人突入阵地6公里,但我68军以坚固的防守,顽强的作风大量歼敌。204师(附202师604团)接防后,在无工事依托,兵力、炮火不足,敌情、地形均不熟悉的情况下,与敌激战十昼夜,歼敌7700余人,并在文登公路设置的防坦克地域内,击毁敌人坦克36辆,粉碎了敌人的“坦克劈入战”。文登里战斗,我军首次构筑专门的反坦克战地,首次建立专门的反坦克战斗编组,虽然敌人在这次战斗中同时出动的坦克最多,但我68军开创了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坦克战斗的先例,并且还取得了阵地与地形相结合,火力与障碍相结合,坚守部队与反坦克部队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不仅为电影军教片《坚守文登川》提供了素材,而且成为日后叶剑英元帅“把打坦克之风吹向全军去”的活教材。
(二) 金城反击战
金城反击战是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中的第三次反击战,68军在此役中一分为三,不仅独当一面,而且还支援兄弟部队:军指挥203师、204师单独组成战役西集团;202师(欠605团)编入中央集团,作为67军的第二梯队;605团编入东集团60军,与中原突围而闻名的皮旅——181师共同担任突破任务。值得一提的是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12人的侦察班先于攻击部队行动,在二青洞一举捣毁伪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团部,毙俘敌白虎团团长、机甲团团长、美军顾问等233人,缴获了白虎团团旗,为电影及京剧《奇袭白虎团》提供了历史依据。204师610团干得也很漂亮,在梨树洞,间榛岘一线以北地区战斗中活捉了伪首都师的副师长林益淳,为68军的军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主攻609团则突破敌一线团的防御阵地,将“插的勇猛,守的顽强”奖旗抢到手,使自己新木洞以南地区进攻战斗成为步兵团8大经典战例之一。
(三) 壮哉,志愿军68军
来源于冀中的68军没有红军传统,202 师、203师大部分团队组建于1943年、1944年,打得是平原游击战,204师的三个团则均组建于1945年以后,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讲究传统的大家庭里是很寒酸的。在解放战争华北战场的一系列作战中,68军的前身华北6纵一直担任辅助方向的作战任务,仅在保北战役定兴战斗中显露过唯一一次锋亡:当时刚升级成主力不久的6纵队单独围城,打援,连克定兴县城、火车站、北河店,歼国民党暂编31师,俘其师长陈治平。总体来看,68军在解放战争华北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出色。尽管清风店战役中203师的前身冀中独立8旅活捉过国民党第3军中将军长罗历戎;随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横扫绥远时俘虏过国民党第104军中将军长袁庆荣,但是68军作为地方部队升级主力较晚的年轻部队阵地战与攻坚战的经验是缺乏的,而68军在朝鲜战场上却创造了一守一攻两个辉煌战例。文登里反“坦克劈入战”拍成了军教片《坚守文登川》,金城反击战拍成了故事片《打击侵略者》和电影及京剧《奇袭白虎团》,这三部电影一部戏剧至今流传。入朝后的68军参加了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以后的所有的恶战,而且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没有被轮战,没有整建制的被补充。68军这支组建较晚的年轻部队在朝鲜战争中打出了名气 ,打成了主力,实在不简单!壮哉,志愿军68军!
1985年随着百万大裁军,68军的番号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撤消,1992年随着赤峰守备区历史时期的结束,68军的部队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撤编。这支在朝鲜战争大火炉中锻造出的钢铁雄师的消失实在令人心痛、遗憾!最后我祝愿残存于119摩步旅和武警120师的68军零星剩余部队在新军事变革中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向前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