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网上见到姜老师博文一书的自序,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咱们老年人都能写书吗?
人的一生,每日的生活五光十色,瞬息万变,要择其要者,且有感悟,写成文章,并非易事。更何况,将几十篇集纳成册,非一日之功。可喜的是“家”网为每个博友划了块创作“自留地”,我们可随时在此“耕耘”、“播种”、“灌溉”,并有众多好友精心指教,帮助莳理,使其幼苗茁壮成长,到了收获季节,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那就是一本还未出版的书稿。望着它,内心充满喜悦,说明我们每一天没有虚度,它记录着老年人的见闻和思索,证明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天津有位著名杂文家萧荻,如今八十有余,可每年都出版一本杂文。他说:人,大多是“歇”老的,“养”老的。不写东西,不出东西,久而久之难免小脑生锈,大脑变钝,对外闭塞,对内僵硬,焉有不老之理?话说得何等精辟。我们现在的心灵和脑力还没有老化,为什么不能象荻翁那样辛勤写作呢?我们不是专业作家,但也是业余写作爱好者,在“家”网上还是一名博主呢。按照有些地方小报称呼小学生为小作家,我们还是老作家了。书,可自写、自看并与家人共读,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