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人民武装部的发展历程
无棣县人民武装部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成立的无棣县人民武装部,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四年的光辉历程。
1945年9月,无棣县城解放后,中共无棣县委设立人民武装部领导地方武装和民兵工作。马文印任部长,县委书记刘青林兼任政委。解放战争期间,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协助县委县府动员广大青年入伍参军、带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
1949年10月,无棣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人民武装委员会。1950年1月,人民武装委员会复称人民武装部,部长杜国斋,政委刘起源。10月,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归惠民军分区领导。1954年10月,无棣县人民武装部改称无棣县人民政府兵役局,这一时期无棣县兵役局领导民兵协助3750部队完成了海防守备、内地治安、沿海地形勘探等任务。1958年10月,惠民军分区移驻淄博市张店区后改称淄博军分区,无棣县兵役局改归淄博军分区领导。1960年8月,无棣县兵役局改称人民武装部。1961年1月,淄博军分区移驻滨县北镇后复称惠民军分区,无棣县人民武装部改归惠民军分区领导。1962年6月,石桥、埕口两边防哨所并入马山子边防哨所后归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建制领导。1966年7月,无棣县公安中队亦归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建制领导。1967年1月,无棣县人民武装部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承担“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军、军管、军训)任务,协助济南军区6018部队一个营顺利进驻无棣县支左。3月,无棣县委被夺权,县委书记兼人武部第一政委的传统中断。1968年岔尖派出所建立后,马山子边防哨所撤回县人武部。1973年4月,县人武部“三支两军”人员亦撤回。1975年12月,县公安中队移交无棣县公安局领导。1976年10月,无棣县委书记复兼人武部第一政委。1984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军区授予无棣县信阳公社人武部“先进基层人武部”的荣誉称号。
198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无棣县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管理,列副县级单位,归无棣县委和惠民军分区双重领导。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惠民军分区改名为滨州军分区,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归无棣县委和滨州军分区双重领导至今。
附:无棣县人武部历任部长马文印(1945.10-1949.10)、杜国斋(1949.10-1950.5)、马文印(1950.9-1952.5)、田浩(1954.7-1954.11)、郭乐明(1956.1-1958.11)、马玉基(1958.12-1978.6)、吴冠甲(1972.8-1976.7)、王福祥(1976.7-1978.11)、殷秀宝(1979.3-1983.8)、徐奉珍(1983.8-1985.1)、于德秋(1985.1-1986.6)、冯汝泽(1986.6-1990.12)。
无棣县人武部历任政委安荣茂(1961.9-1970.1)、成秉惠(1970.1-1976.10)、姜志超(1976.10-1980.11)、董根茂(1980.11-1985.11)、李健民(1986.7-1990.1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