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苏州九如巷张家有四个闺女,个个聪明美丽,兰心蕙质。有人说谁娶了他们都有福。她们分别嫁给了四位名人。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角,二姐允和嫁给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之一),三姐兆和嫁给了著名作家沈从文,四妹嫁给了著名汉学家傅汉思。四姐妹都才华横溢,公推以四妹充和为最。
充和书法、文章、丹青,诗词、昆曲无一不精。当年考北大时,国文满分,数学零分,北大破格录取其。章士钊把她誉为“蔡文姬”,著名导演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书法家欧阳中石认为:“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无论字画诗词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极雅,在那个年代已是佼佼者。”著名散文家董桥说张充和的毛笔小楷漂亮的可以下酒,难得极了。被这么多名家赞誉,可想而知张充和是当之无愧的大才女,而且是大美女(有照片为证)。时下那些被冠以美女才女的岂可与之比肩!更难得的是她一生为人低调,从不抢风头,总是从容淡定的生活。
张充和特别爱穿旗袍,家中衣橱里挂得最多的是色彩、长短各异的旗袍。2004年10月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她还与大姐同演了昆曲《游园惊梦》。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 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一亮嗓子,博得台下掌声一片。有人惊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看这幅照片就让我心仪非常,多漂亮多有气质的老太太!
时下,张充和的三个姐姐已羽化,老伴傅汉思也于2004年8月26日别她而去。年逾九旬的充和在全心整理汉思遗著的同时,坚持在砚田边耕耘。她的另一门功课是经营她寓所门前的小院。院内花木扶疏,除育观赏的牡丹玫瑰外,还植一些食用的葱蒜时蔬。侍弄花草,栽瓜种豆。劳作之余,依在竹林旁的长木椅上吟诗或听曲,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