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解放后的无棣边防

军事发烧友   2529
2011-02-18 13:31

解放后的无棣边防

 

       抗战胜利后,无棣全境解放。1945年底,以大口河为立足点的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海防大队将埕口一带十七村划为海军基地,协助渤海四分区工商管理局查禁走私、掩护军需紧缺物资运输以及保护解放区贸易,同时防范敌特、打击海匪、保护渔业生产安全,有效维持海上治安。19465月,该部撤离,埕口、大口河防务移交无棣县大队。

 

       19472月,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海防大队扩编为海防支队,第三大队驻防无棣县,大队长崔奎生,副大队长赵玉阁。大队部驻埕口,下辖四个连500余人分驻沿海各要点。该部组建以来主要承担海防守备任务,有力打击了海匪王兆龙、李明斋、赵中卿部的窜犯。7月,该部改属渤海军区海防总队建制领导。19488月,该部升编入渤海军区警卫团后离境,防务移交无棣县公安局埕口公安分局。

 

        19483月,中共海滨县工委成立,无棣县埕口区划归其管辖,直到19501月,海滨县撤销,埕口区复归无棣县。

 

        19563月,济南军区公安军十九师边防五十二团(3750部队)二营七连进驻无棣,连部带三个排驻埕口孟家村,一个排驻马山子。19574月,边防52团撤销番号,该部改隶济南军区守备十九师五十团(6141部队)。1958年该连连部迁埕口,构筑哨楼和营房以备长期驻扎。195812月,埕口和马山子成立边防派出所。19608月,石桥边防派出所成立。边防派出所隶属无棣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协助边防部队守备海防。11月,边防派出所改称边防哨所,改属于无棣县人民武装部和无棣县公安局双重领导。19626月,石桥边防哨所和埕口边防哨所并入马山子边防哨所,归无棣县人民武装部领导。此时,马山子驻军一个排调回埕口,守备部队集中驻防。1965年秋,守备五十团七连归建。1966年春,边防五十团派出六连一排进驻埕口,承担海防守备任务。

 

       1968年,马山子边防哨所撤回无棣县人民武装部,此时无棣县边防守备任务仅由济南军区守备五十团六连一排承担。19745月,设东风港边防派出所,同时将埕口、岔尖派出所改建为边防派出所,与济南军区守备部队共同承担边防守备任务。1976年,埕口驻军所在的守备五十团改代号为55681部队,翌年4月,埕口驻军六连一排归建。与此同时,惠民军分区独立营二连一排开赴埕口接防。19803月,无棣县人民边防武装警察大队组建,下辖东风港、埕口、岔尖边防派出所。1981年,埕口驻军将守备任务移交无棣县人民边防武装警察大队后离境。

 

       1986年,无棣县人民边防武装警察大队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无棣县公安边防大队,隶属武警惠民地区边防支队。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武警无棣县公安边防大队改归武警滨州边防支队领导至今。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