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类 2009-03-02 08:46:17 阅读64 评论1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949.南京市大街上的尴尬记忆
1949年初,我在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第二后方医院工作,医院驻扎在山东新泰地区,该院于48年上半年起就驻扎在这里,已经有半年多,当时的任务是收治解放济南下来的伤病员,继之收治淮海战役的伤病员。淮海战役于1949年初胜利结束,收治任务完成后,便做渡江战役的准备。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渡江命令,4月23日,南京宣告解放。稍晚,我们医院随后续部队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入城由挹江门进入,一律步行,沿大街一直向东,路过国民党总统府门前,这座昔日蒋家王朝的“神经中枢”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我们的战士在门前站岗,鲜艳的红旗飘扬在大门上旗杆的顶端。(当时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尚未问世)继续向前,穿过很多马路,步行约两小时,最后到达东门处停步,入住在东门内的“活动房子”小区。在这里住了10多天,休息整顿。除了集体去东门外中山陵拜谒过一次外,一律不准上大街。我们离开“活动房子”后,由东向西再次步行穿过市区,到西郊外的远处板桥镇驻扎,在那里住了40多天。在板桥镇,除了整顿学习外,还宣布改变医院的隶属关系,医院改名为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第二后方医院,此时该院已是一所超大型医院。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初我们登上火车离开南京向南挺进,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为参战部队提供强有力的后勤医疗支援。
离开东郊“活动房子”时,全体人员当日早晨捆起背包做好了准备,早饭后再简单整理一下便出发了,出发前的准备通常包括去卫生间排空,那天我并无便意,只解了小手。医院是个超大型医院,有1000多人,队伍呈三路纵队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大街向西走去,目的地是西郊外的板桥镇,而在市内的行程有两小时多。我所在班男女10多人,我的个子最小,走在班的后边,那时我才15岁多,我后边是副班长隋芳莲,她比我大两岁,高高的个儿,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嗓门有点粗。行军走了约20分钟,我突然感到有便意,想起动身前未解大手,内心有点紧张,部队整装行进在闹市区的大街,街两侧很多群众在驻足观看,此时,此地,此事,。。。我对自己说,一定坚持住,一定坚持住。可是,只过了10多分钟,我有点吃不住了,便红着脸向副班长报告,她听后小声说,这大街上哪找厕所?再说,掉了队事情就严重了,无论如何你得坚持啊!他说的有道理,也只能这样,坚持吧,坚持吧,。。。继续向前走。她为了分散我的精神,减小我的心理压力,总在不断地和我小声说话,我明白她的意思,可是,我什么也听不进,总在想下面,感觉腹压在增加,小腹在下坠,真想不顾一切的蹲下去,。。。可稍微冷静想一下,也只有坚持,不能乱来,我们是解放军,是胜利之师,南京是新解放的城市,大街上的群众在注视我们,一定要注意部队的形象。路还得向前走,矛盾还是不能解决,这时我感到胃里烧心,两腿发软,全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机械地向前挪动。也不知过了多小时间,在接近西郊时队伍突然向南行进,正在这时,在四、五百米之外,出现了城郊的特征,建筑物减少,树木增多,好像能看到农田,这时我眼前一亮,来了精神头,迅速紧跟,快步前进,队伍很快来到城外。此时,副班长立刻拿下我的背包,指着一处隐蔽的地方:“快去!”我心领神会地一个箭步跑了出去,在指定地点迅速蹲了下去,。。。而副班长,还站在那里给我“放哨”望风。当结束后我站起来一看,我有点吃惊,我没吃那么多饭哪,怎么下来那么多!这时,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原先的不适感渐渐消失。我们背起被包,跑步追赶部队,她在前,我在后,我看着她的背影,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在这艰难的两个多小时里,她陪着我,照顾我,帮组我,呵护我,。。。我想,这副班长,真是我的亲姐姐,是世界上最好的副班长。 在心里真想喊她一句,“谢谢你,好大姐!”在此后的日子里,不论是 驻扎收容,还是在行军的路上,我们始终在一起,她始终是我的好班长,好同志,好大姐,直到解放四川,1950年5月,我们在重庆分手。
60年过去了,这件事,深深地记在我的心里。当然,最难忘的,还是那位美丽的,飒爽英姿的副班长,我们那份战友情,同志爱,是永远的财富。我常在心里想:隋芳莲大姐,你最后花落谁家?这么多年你过得好吗?你现在在哪里?如果我能见到你我将深深地,深深地为你奉上三鞠躬。
梨花白:感谢你的祝福。
大爷你好,看了你的文章写的挺幽默,我听我爷爷说过那样的尴尬。真的,那时候的你们真的不容易,是应该颐养天年了。祝你健康长寿。
网易博友180(台湾):谢谢告知。
qsdd080910您好:
b 第郑电国男
l 三秀玩际友
o 代文宅音牵
g D许族乐新
. S志 节妹
s i安在
i 定传线布徐
n 4出上莱洁
a 月复游恩儿
. 5合戏打无
c 日 活头缘
o 在靠出阵豪
m 美张第 门
. 上卫二多
c 市健人明
n 撮生哥
/ 合 唱
g 压
l 轴
g
l
k
g
a
o
6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