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站稳无产阶级立场?
——我的高中日记选编(4)
1965年9月16日
怎样才能站稳无产阶级立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以前我想,立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东西,怎样去站稳,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心里感到很苦恼。
今天我们学习了毛主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心里豁然开朗。毛主席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我们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不就是要分清敌友吗?
如果一个人站不稳立场,他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的。他就是不分敌我,认敌为友,认敌为我,甚至投降了敌人。在社教运动以前,我们国家就存在这样一些干部。对于自己来说,有时也有敌我界限不清的现象。
如:有时候认为地主很老实,不需要再管制了。有时候只看到贫下中农某一方面的缺点,而看不到他们的优秀革命本质。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候看到家里人和一些地富家庭来往也不去阻止。这不是敌友不分的表现吗?
学习了本文后,我深刻的认识的,这些现象就是没有站稳无产阶级立场的表现。否则,就不会这样。我们青年学生现在正是成长提高的时期,如果不趁年轻的时候,坚定地站稳无产阶级立场,那将来不知道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所以,必须分清敌友,划清敌我界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时刻都要牢记“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对无产阶级有利的事情,就坚决拥护、支持和参加。没有利的,就坚决阻止和斗争。
以前,我认为自己出身中农家庭,不如人家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所以总觉得,国家的重要部门,重大事项不会让自己去做。心想,咱永远赶不上人家贫下中农出身的人。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把这个包袱完全放下了。中农是革命的同盟军,有什么值得悲观呢!只要努力为党和国家而工作,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编后话:走出传统误区,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读了以上2篇日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国家对中学生的政治教育就是灌输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传统马列主义理论。实践证明,这些理论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我们的国情。
顾名思义,无产阶级就是没有资产的阶级。那么,为什么这部分人没有资产呢?总体而言,不外乎2条原因,一是本人创业治家的能力较低;二是祖辈没有给他们留下丰厚的家产。而资产阶级却与此相反,恰恰就是因为他们在智商、能力等方面比较优秀,所以才能够占有全社会较多的资产。
由此可见,在人类这一群体中,资产阶级属于相对优秀的一部分。传统的马列主义靠暴力革命剥夺其合法资产,大搞阶级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等做法,不符合社会法则,不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们摆脱了封闭僵化的老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英明论断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些理论有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也不是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确立这一理论,符合我们的国情,符合18大精神,符合社会自然规律,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信仰危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