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我的高中日记选编(6)
1965年11月30日
(一)
平地猛响一声雷,
王杰英勇献青春。
中华儿女为党死,
革命浩气永长存!
(二)
注视着王杰日记,
眼里饱含着泪水。
又一面鲜艳的红旗,
在我们面前飘起。
1965年12月1日
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有可能发生。我们不怕战争,为了革命,我们要做好一切战争准备,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所以他能够那样英勇不屈。只要具有了这种精神,一个人就不会悲观丧气,就会永远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一定认真学习好王杰同志的这种精神。
1965年12月20日
今天,班级举行了学习王杰体会交流会。几个同学交流了他们学习王杰后的思想变化情况。其中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树立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学习与革命的关系,正确处理学习与政治的关系。
2、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
3、同志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些同学的行动,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以前,自己虽然也认真学习了王杰日记与他的先进事迹,但行动中差距很大。通过这次交流会后,我一定在行动上跟上形势的发展。
1965年12月21日
今天,王明厚、杨本利两位同学因多吃了“驱蛔灵”而中毒。(注:当时这种药俗称宝塔糖,吃起来很甜。这两名同学因长期吃不到糖,馋得把分2次服的药,一次吞了下去。)这件事与我有直接关系,因为我当时在场看到他们吃却没有去阻止。这是对同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杰同志处处关心别人,助人为乐。而自己呢,却对同学的错误做法不及时纠正,这符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吗?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为了革命,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忘了同志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
1965年12月22日
今天体育活动时,不小心触了手指,痛得手指一点儿不能动。按照以前的习惯,晚饭后要学习政治。但今天我想,手不好,快别学了。这时,忽然想起了王杰同志手受伤以后,坚持用左手写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自己这么点毛病,就不学习了吗?
于是,我便又拿起《学习为“人民服务”》一书学了起来。
1965年12月28日
王杰同志说:“只要有了一心为革命的精神,就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能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能一心一意,言行一致。”我是一名高中快毕业的青年,这时心里往往东摇西摆,挑挑拣拣。什么升学了,什么就业了,塞了满满一脑子。这样是不能算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
今天学习了王杰日记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如果心中想个人的东西多了,想集体的东西就会少。甚至完全处于只想自己的严重个人主义状态。今后一定要更好地树立“一心为革命”的思想,做一颗有用的螺丝钉,拧在社会主义大厦上,起到一颗螺丝钉应有的作用。
编后话:突出政治年代学习先进模范人物运动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误导性。
读了上述几篇日记,50年前学习雷锋、王杰等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的情景便重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一个个被誉为英雄楷模,让全国人民去仿效,去学习的先进人物,一次次全国上下普遍开展的学习运动,无不深深地打着阶级斗争、突出政治和封建迷信、个人崇拜的时代烙印。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先进人物都是一些好青年,好干部,好职工。他们在本职工作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在一定范围内对他们进行宣传学习,是完全正确的,无可厚非。
但是,从个人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便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像宣传中所说的那么伟大。比他们更加优秀,成就比他们更加突出的人,成千上万。在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非常普遍。
这种学习运动扭曲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灵魂;误导了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言行;巩固了违心虚假和个人崇拜的政治氛围,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时至今日,这种虚假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仍然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