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我的高中日记选编(8)

嘉言懿行   217
2015-03-16 10:02

                          “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我的高中日记选编(8

 

            196663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注:这篇日记为大钢笔字描粗美术体,占32k笔记本一整页。可见这一口号当时多么重要,对自己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1966615

      今天,学习了《红旗》杂志1966年第8期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使我对为什么必须进行无产阶级大革命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

      社论指出:推翻一个政权,必须先抓上层建筑,先抓意识形态,做好舆论准备。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 革 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还存在丧失政权的危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被打倒的地主阶级,他们最重要的一个阵地,就是资产阶级和封建的意识形态。

 

            1966616

     毛泽东思想是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是拥护毛泽东思想,照毛泽东思想办事,还是抵制毛泽东思想,反对照毛泽东思想办事,这是马列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水岭,是革命和反 革 命的分水岭。

 

            1966621

      今天,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昨天的《人民日报》社论《革命的大字报是暴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镜》。社论说:要放手发动群众,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让群众把意见充分地讲出来,把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统统揭发出来。

      革命的大字报可以摆出大是大非的问题,提高青年一代的无产阶级觉悟;可以大长无产阶级和工农兵革命群众的志气,大灭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动派和资产阶级“权威”、“老爷”们的威风。

      对革命的大字报采取什么态度,是在这场文化大革命区分真革命和假革命,区别无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保皇派的重要标志。

 

            1966625

      对待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社会上一切人们是否拥护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金石。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只有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编后话:需要全面准确,历史真实地对“文化大革命运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以上所选的几篇日记,记述的是1966年上半年,“文革”初期学校组织或者个人学习有关文章的情况和体会。现在回忆起来,这只是当时真实情景中的很少一部分。

    事实上,自1965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各级学校的正常秩序就全被打乱了。每天,除了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外,还要学习“两报一刊”社论,学习“5·16通知”等中央文件。到196656月份,这种关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舆论宣传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十年,“山呼万岁”式个人崇拜,“最高指示”式一个人说了算的非正常社会状态。

    对那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危害的社会动乱的认识,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谁错误发动和领导、被谁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水平上。不能把责任笼统的推到一个人或者一部分领导人身上。而是需要从国家体制上,从民族文化渊源上,从自然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上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历史重演。 

评论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5-03-30 09:10
zbtjjliutl: 对文革的态度不同,也是正常的。只是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此消彼长。这样一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但愿我们的期待时间短一点。我的看法不如老师那么乐观, ...应该说我们这种不同政见的争论还是刚刚开始,也不算太激烈。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会越来越激烈和公开,成为常态化。这是民主自由政治的体现。是进步,是好事。谢谢好友!
zbtjjliutl
zbtjjliutl 2015-03-29 16:35
对文革的态度不同,也是正常的。只是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此消彼长。这样一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但愿我们的期待时间短一点。我的看法不如老师那么乐观,看看乌有之乡等类似网站,看看孔庆东等人的走红,看看阶级斗争的理论,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饿死人等文章能够在中国重要社科杂志上发布,看看改革开放还要从马克思的本本中找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玛丽老师的看法,......。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5-03-29 16:23
zbtjjliutl: 亲身经历文革的人正在逐渐减少,青年人未经历过,往往会产生一些曲解,甚至觉得有很多功劳。所以,不能忽视文革负面影响的长期性。         有些评论和回复,有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家网,喜欢这样学习交流的原因。再次表示感谢!
zbtjjliutl
zbtjjliutl 2015-03-29 15:48
亲身经历文革的人正在逐渐减少,青年人未经历过,往往会产生一些曲解,甚至觉得有很多功劳。所以,不能忽视文革负面影响的长期性。         有些评论和回复,有画龙点睛之妙。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5-03-28 09:34
yushizhong: 回忆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那时单纯,对毛主席的崇拜到了极致。现在再来看这些日记,有时候就觉得很可笑。这些日记都是珍贵的资料啊。是啊,当时十七八岁,懂什么啊!老人家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谢谢老弟!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