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派来了工作组
——我的高中日记选编(9)
1966年6月19日
连日来,全校师生革命热情不断高涨。继6月6日贴出第一批大字报,批判部分有资产阶级言行的教师后,今天又派代表到县委,请求县委派工作组到我校,领导文化大革命。
1966年6月20日
今天下午,县委工作组来到了学校。组长李文祥,是县工业局书记。副组长吕庆华,是团县委书记。还有宣传部张中友,教育局尹学俭和潘喜民,共5人组成。
1966年7月4日
今天听了吕庆华同志讲话,他说,工作组是县委派来的,任务是“干革命的”。要求全校师生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破坏,不要轻信谣言。要求学深学透中央文件精神,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讨论:你对这次会议的看法和感想;我校的文化大革命,怎样才能搞深搞透?运动中我站在哪一边?
1966年7月5日
通过今天的大辩论,更使我认识到我校的阶级斗争是尖锐复杂的。切身体会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吕同志说,他为了革命,死在二中也愿意,也是光荣的。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现在右派同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复杂激烈,我们要有牺牲的准备。为了革命,死和工作组死在一起;活着,就要同工作组一起革命到底!
几天来,学校刮起了一股反对党,反对工作组的妖风。不少同学也被利用了,成了反对者的走卒。他们提出要怀疑工作组,妄想赶走工作组。更可恶的是有的把我校的工作组同余修等反党分子相提并论。这怎么能不使人生气呢!
决不能轻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一个根本问题。对我班于**同学必须多加帮助,多加注意,尽可能使他回到左派队伍中来。
1966年7月7日
今天班级的中心领导小组成立了,我被选为成员之一。但是,这是不是说自己就成了一名左派学生了呢?不是,一定不能这样想!更不应该这样想!
运动刚刚开始,艰巨光荣的任务,极其复杂的环境,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后边。学生正处于分化状态,左派、右派根本无法确定。
我有信心,有决心当一名左派。一定做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积极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透文件,敢于揭批;提高警惕,防止坏人破坏,有自我牺牲精神。正是:
誓当左派意志坚,
革命哪怕万重难。
狂风巨浪心向党,
敢踏火海闯刀山。
编后话:“文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一个人”的领导。
以上5篇日记,记述的是县委工作组到学校后,领导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其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与《人民日报》1966年6月24日社论《党的阳光照亮文化大革命的道路》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没过几天,形势发生了剧变。全国上下刮起了“踢开党委闹革命”,驱赶工作组的狂风。我们学校的工作组只得于1966年8月14日撤离,在校共住了54天。
工作组撤走后,学校变成了造反派的天下。他们高喊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口号,随意揪斗学校领导,随意批判所谓的“牛鬼蛇神”。驻地村的一名成份为富农的农民,被抓到学校,活活打死。工作组组长李文祥因多次被揪回学校批斗折磨而自杀。继而,全校师生中又出现了不同的组织和派别,派别斗争愈演愈烈,由最初的大辩论发展到武斗。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派别斗争中的双方或者多方,目标和口号竟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誓死保卫党中央。”显而易见,这种“党的领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党的领导,只不过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一个人”领导。这种领导体制,是百弊之端,万祸之源,与民主法治原则水火不相容。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种体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