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是怎样领导文化大革命的
——我的高中日记选编(10)
1966年7月8日
今天上午,工作组召开各班级中心小组会议,吕庆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说:
我校形势大好。左派力量开始形成,左派师生越来越多。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文化大革命的妖风被制止了,挖出了根子。杨佳宝(注: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后来成为造反派领导人)等人假装进步,妄想达到个人目的。姜顺全、刘同国、范成臣(3人均为学生)、孙必田(职工)在发电厂开黑会。这都是他们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大暴露,这次斗争是一次大胜利。
文化大革命开始纳入正常轨道,除去党团组织,其他一切组织全部不承认,全部撤销。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一心一意跟着党闹革命。坚决依靠左派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不断扩大左派队伍。
李文祥组长讲话:对这次会议内容和精神只作口头传达和宣传,对党有利的话就说。报纸上登载的内容,上级部署的东西可以宣传,否则不准宣传。校内错误性质的结论,领导问题不准宣传。革命师生进一步团结起来,枪口对外。大字报要有组织,有秩序的张贴。注意健康,搞好卫生。提高警惕,防止阶级敌人破坏。
1966年7月8日下午
班级中心组传达工作组会议精神,要求大家查找老师批改的作文,回忆老师课堂和日常讲话中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带头写大字报。内容主要是揭批牛鬼蛇神,揭批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揭批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黑线。也可以写一些学习毛主席著作典型经验介绍方面的内容。
大字报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写事实,不要扣帽子;要用白话,不要漫画诗词;要写反动言论,不要写男女关系;要写领导和教师的大字报,不要写同学的;要写革命大字报,不要写个人私仇的;要真实,不要编造;要字迹清楚,不要草率潦草;要发动群众核实材料,不要孤军奋斗;要认真讨论,对革命负责,不要粗枝大叶;要用毛泽东思想辨别是非,打准打狠,不要单凭个人感情,材料一般化。
1966年7月12日
几天来,在中心组的组织领导下,全校写出了一批有质量的大字报。点名批判了于清、杨佳宝、黄正强……等人的不少反动事实。其中有一份大字报是揭批于清(语文老师),长达75张(报纸)。题目是《于清是老实人吗?》。
1966年7月25日
全校组织了第4个揭批高潮,挖出了根子——陈修瑜(教导主任),学校的问题基本揭出来了。
1966年8月5日
7月26日至8月4日,全校大整兵,准备斗争揭批出来的牛鬼蛇神资产阶级分子。今天,举行了“海阳二中革命师生对敌斗争大会”,斗倒了杨佳宝、于清。
1966年8月14日
8月9日听了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录音。中央、省委、县委决定撤销工作组。8月14日,文化大革命工作组撤离我校。
编后话: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假借文化革命之名的权力之争。
以上日记,记述的仍然是工作组在校期间,领导文化大革命的基本情况。这期间共计54天,除去一周麦假,剩下47天。这段时间,虽然有些阶级斗争扩大化,批斗了一些不应该批斗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偏离文化革命的轨道。
显然,这种形势和结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毛泽东所愿意看到,也是坚决不能接受的。8月5日,他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目的就是要“炮打”刘少奇、邓小平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标志着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尖锐化和公开化。
自此,文化大革命便脱离了文化革命的初衷,一场由党和国家组织领导的文化领域的争论与变革变成了由一个人领导的国家权力之争。毛泽东为了巩固自己的绝对权威地位,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完全相同或者不完全俯首帖耳的人,发动和利用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大串连、揭批斗、夺权等种种非正常方式,非法制手段,实现了清君侧和独裁专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