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芳雪无垠   1478
2011-03-30 23:13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20多年前,电视剧《四世同堂》的播出,使人们记住了“千里刀光影……花香之地无和平……”时代的悲惨生活场景。记住了演唱这首京韵大鼓的老艺术家小彩舞。春节期间,我们去探访《四世同堂》里那些人家的居住地——北京“小杨家胡同”,1899年老舍先生出生在小杨家胡同8号。在小说和电视剧里这胡同的名字是“小羊圈胡同”。

     老舍先生的小说及电视剧,以祁家四世同堂居住的小羊圈胡同里数户人家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京沦陷后的世态变化,描绘了平民百姓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正因为老舍先生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所以才能写出那些感人的活生生的人物和场景,才能成为不朽之作。

     熙熙攘攘的新街口南大街上,路边的商店一家挨一家绝大多数是卖各种乐器的琴行,不时有各种乐器的声音从门窗里传出来。几经打听,才找到路东一条很窄很窄的小胡同口,窄到宽度不到两米。墙上有牌子“小杨家胡同”。 

    进了这窄窄的小胡同,走了也就十米远,向左一拐,是一片小空地,四周是些小四合院。走过这片稍微宽些的空地,又是七拐八拐的小胡同。本想寻找小说中描写的小羊圈胡同。那是个细腰葫芦形的胡同。胡同口很小像个葫芦嘴,就是刚才我们进入的那小胡同口。老舍的家和书中描写的那几家人家都住在葫芦的“胸部”,从“胸”走过“细腰”便进入葫芦的“肚子”,这肚子靠近护国寺。多少年来北京寸土寸金,葫芦的“胸”和“腹”便被逐渐瘦身减肥了。“肚子”里已经被有章和无章建筑挤得只剩下了鸡肠子样的小胡同。好在葫芦的胸还隐约能看出轮廓来。我们在这胸腔和鸡肠子里来回徜徉,想寻觅原著中的场景。但是很失望,几乎没有了小说中的古老韵味,就连祁家门外那棵苍老的大槐树也没有了踪影。眼前的一些小四合院也不是原来的青砖黛瓦,大都是灰色水泥的了。忽然发现一座破旧屋脊上有几丛干枯的衰草,如获至宝,立刻拍摄下来。并引起怀旧追思:那是原来哪家人家的房子呢?是洋车夫小崔家的还是剃头匠孙七家的?可能都不是,他们的住房应该不会伫立到现在。

    我们在葫芦胸里流连,不甘离去,想打听一下原著和电视剧中提到的那些人家。但胡同里静静的。忽然,有一位老太太和一位五六十岁的女士从一个门里走出来。我们便向前询问,她们热情地指给我们看:那个8号院是老舍的旧居;这个朝西的6号门,就是主人公祁瑞宣的家,并说现在她们就住在这院里;这个朝南的3号门是冠晓荷家。我们听了非常高兴,打算进到祁家大院里去看看。当年李维康饰演的孙媳妇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想看看她温柔贤惠的伺候两代老人的旧屋,看看她做饭的厨房。但是,又一次的失望了,进了门,哪里还有什么院子,大门里是一条一米多宽的通道,两边都是人家拥挤的住房,我们只好退了出来。

     最后,只好在舒家、祁家,冠家的大门外留个影。尽管房子已经翻盖过,但总还是原来的位置,看到它,也能引起一些回忆和思索。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胡同的窄墙上有牌子,但它被乱七八糟的电线缠绕遮挡着。可以看出,这地方并不被重视。老舍在北京的旧居有10处之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故居纪念馆是东城区解放后的居所。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胡同里这1号大门,是小说和电视中钱家大院。这家的老少革命者令人敬佩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左边大门是3号冠晓荷家     右边是6号祁瑞宣家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8号院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老伴在祁家大院门前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当年的“大赤包”就是从这大门里进进出出干着汉奸勾当

   左边的这位女士就是现在祁家大院的住户之一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只有这里,还有小羊圈胡同的影子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鸡肠子样的小胡同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上下面都是胡同人家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走进《四世同堂》的小胡同

评论

青青
青青 2015-05-04 05:16
看不到照片啊
xinjin
xinjin 2011-04-16 20:11
能看看这样一些古迹多好,可惜见不到原貌,遗憾!
sdzzmfj
sdzzmfj 2011-04-12 21:42
噢,想起来了。
sdzzmfj
sdzzmfj 2011-04-12 21:41
嘿嘿
芳雪无垠
芳雪无垠 2011-04-10 19:00
sdzzmfj: 噢,张老师新浪博客里把“龙礅”的“礅”打出别字来了哈,过去改过来吧。 俺在回复栏里写了。原文就不改了,让人家看看你提出的错误是正确的。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