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二〇一一年的“三、八”不寻常 --写在济师校友庆“三八”联欢会

甘霖露   718
2011-04-06 17:31

二〇一一年的“三、八”不寻常

----写在济师校友“三八”联欢会

                  

     阳春三月好风光:柳枝吐绿,桃花芬芳,绿茵萌动。在大地刚刚复苏、万物萌发激情之际,济师校友2011年庆“三八”联欢会迫不及待地在省水利培训中心隆重召开了!

三月三日上午8时许,熙熙攘攘的济师校友穿着整洁、得体的盛装向省水利培训中心走来了!在一楼大厅的接待处坐满了大会筹备会的同志,正在忙忙碌碌地登记、收发文件、交代大会事宜等,忙的不亦乐乎!

     济师《校友通讯》主编杨罗同志满面春风,逐一接待前来参加会议的人员,送上新年的祝福;副主编张国贤同志更是春意写在脸上,微笑着一边向校友们打招呼,一边低头忙碌着登记节目名单、即兴撰写报幕词;副主编刘洪洋、聂振海两位同志在捐款箱前微笑着迎接前来为《校友通讯》捐款的人;副主编杨诚同志在收发大会奖品;编委王传伟年轻有为,所有杂活都抢着干,还要负责大会节目口风琴伴奏,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早已拉开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架势。所有这些有序的安排,可以看出校友通讯编委付出大量心血。在这里,笔者代表所有与会人员向各位编辑和筹备会的校友说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与会大厅里多了两个新面孔,一个是济师校友于优生之女于英华、另一个是济师《校友通讯》主编杨罗同志之女杨知荣。她们胸前佩戴“志愿者”的挂牌,忙着搀扶耄耋之年的校友、嘘寒问暖,就像自家的亲闺女,心中顿觉温暖。校友们激动趋于平静后,看着杨罗主编的女儿杨知荣忙碌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想起2010年的“三八”庆祝会上,杨罗主编的夫人徐德淑老人忙前忙后的情景,面对校友总是露出浅浅的微笑,总是以实际行动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积极参与《校友通讯》编印工作及校友活动;此时校友们心中悠然升起对徐德淑老人怀念与敬佩之情。虽然她不在了,现在她的姑娘杨知荣继承了母亲的遗志,继续支持父亲的工作,主动担当大会志愿者,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多么令人感动的一对父女啊!杨罗主编一家值得济师校友学习啊!在感动之余,校友们也为杨罗主编感到欣慰,有这么一个体谅父亲的好女儿,有这么一个好家庭,杨罗主编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于优生校友之女于英华,在今天的庆祝会上,一展歌喉,无论是老歌新曲她都朗朗上口,表演风格大气,她的演唱烘托和渲染了会议气氛;她时常学着歌唱家样子,走进席间与观众握手,形式新颖而落落大方;歌声浑厚又自然流畅,令人咂舌称奇。会议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大家随着歌声互动起来,独唱已变成了大合唱,琴声和掌声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交响乐,可称之为:“具有山东济南济师校友特色的庆三、八演唱会

     年的“三八”庆祝会请来了两位特别的嘉宾,既是赫赫有名的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臧克家之子臧乐源和儿媳乔植英。臧乐源简短的发言激情喷涌,鼓舞和激励着济师校友的心。诸多校友向他们夫妻二人赠送了个人书画作品及个人专著作表示感激和感谢之情。

    济师《校友通讯》顾问郭长才、单应桂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同与会校友见了面,并且带来了对济师退休女校友真挚的问候和祝贺。简短的讲话,情真意切、暖意融融;谆谆教导,滋润心田、倍感亲切;使在座的女校友们在这隆重的节日里顿感温暖与温馨。由于两位顾问日理万机,不能久待,大家掌声起立行注目礼欢送。

    我的婆婆方成春,今年88岁了,她是济师校友简师一级毕业,在这次会上,高歌一曲66年前曾经唱过的具有乡土气息和传统色彩的民歌《高山流水》,激情奔放,深情款款,嗓音浑厚,自然流畅;270多字,一字不差,真是满座皆惊、拇指称快、掌声雷鸣啊!笔者用一首小诗以表心此时热闹场景和气氛:耄耋之岁展歌喉/满座皆惊拇指投/落落大方音质好/深情款款赛昭秋/高山流水知音遇/泉城济南校友酬/盛世感恩恩不尽/放歌一曲表衷由。88岁的婆婆这首《高山流水》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意,诠释了她的相思之情。离开母校60多年,就像一只孤雁在蓝天飞翔,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历尽沧桑,遍体鳞伤,无人倾诉,只有自己抚琴独唱,知音难觅。自从07年通过网络、吕奇老师帮助才找到了雁群,回归了爱的巢穴。这个巢穴就是济师校友大家庭,合奏这琴弦的就是日思夜想的济师校友啊!

    还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是发生在庆祝会当天下午。副主编张玉莹、校友刘成炎、程培文夫妇、刘维英、董延凯夫妇、徐胜三、王富等校友看望了今天未能参加庆祝会的93岁的女校友孟黎老师。他们送去书画作品,也送去了校友们问候、祝福、温暖;送去了全体校友的一片真情。

     这次不寻常的“三、八”庆祝会给笔者留下深刻地印象,温馨的场面、感动的画面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眼前,于是才有了这些发自肺腑、激情飞扬的文字。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馈赠作品的颜色会褪色,但是校友那颗赤诚的心永不退色;再回首,或许93岁的孟黎老师愈加苍老、88岁的婆婆方成春嗓音愈加沧桑,然而,济师校友之间的友情和关爱就像一棵永不凋谢的万年青,将在济师校友老一辈、新一辈的心里根深蒂固!这就是济师精神!相信这种精神也会像接力棒一样,一辈一辈传下去,永不言弃!


                         2011.3.5

评论

甘霖露
甘霖露 2011-04-25 09:43
谢谢两位老师关注!
sijiqing
sijiqing 2011-04-07 10:51
热闹,让人感动。济师人才济济啊
吕京蝈1949
吕京蝈1949 2011-04-07 09:00
好诗、好文,情真意切。祝您们的校友情源远流长。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