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庆盛会 欢歌笑语喜空前
——济师校友贺新春庆三八联谊会巡礼
张国贤
一. 充分准备,盛况空前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走向你,走向我,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今天——3月5日,春寒料峭,万物复苏,近八十位济师老校友暨嘉宾,一早从四面八方赶到省水利培训中心隆重集会,欢聚一堂!幸福随春风传递,春天,让我们感觉满眼生机!校友们沐浴着春风来这里欢度佳节!通过报到登记、领卡、领新一期《校友通讯》(总第87期)、订阅今年《通讯》等事项,然后步入大厅时,人人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大家热情交谈,相互祝贺,无不感慨地说:“这次大会的准备工作真是做到家了!真应好好感谢!”
这次大会的顺利召开真不容易。为了开好这次大会专门成立了由十几人组成的“筹备组”。事先专门研究、明确分工,有序进行。经征求各方意见,原定于3月1日举行,不料2月28日傍晚泉城朔风怒吼,大雪纷飞,考虑到3月1日路滑难行,很不安全,筹备组当机立断,“大会延期举行”,并分头作了紧急通知,得到大家谅解。3月4日天气转暖,随即下达通知3月5日开会,请大家按时参加,一呼百应,我们的心总算踏实多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会前不仅按部就班,而且有所创新。为使报到井然有序,还特意设计、印制了“入会须知”和“报到卡”,让与会者一目了然,这可说“匠心独运”,前所未有。
这次到会的校友暨嘉宾近80位,部分人员完成主要议程后提前离席,最后参与合影(午餐)者计57位。他们大都年逾古稀,最大年龄达88岁,部分带病参加,个别由家人陪护。他们能前来参加这次盛会又谈何容易?!实在令人感动!
为了能请年已93岁的孟黎老师(1949~1950年女师、济师教导处副主任)到会,会前筹备组杨罗、李复云、黄玉萍三人专程登门拜访、看望,并简要汇报校友活动、《校友通讯》以及“庆三八”大会筹备情况,孟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谈笑风生,根本不像九十多岁的人,不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坎坷经历,而且与杨罗一同背诵《陋室铭》以表坦荡胸怀,使来访者深受感染。当我们向孟老提出请她出席“三八庆祝会”时,她慨然应允,我们在下达通知时,也顺便把这一喜讯向大家转告。但3月5日这天孟老家中临时有特殊情况无法到会,并电话让杨罗代为向大会祝贺并致歉意。对此与会人员非常理解。采取补救措施,大会结束后,筹备组委托部分校友代表大会亲自到孟老家中献花致敬、慰问,并把多位校友的著作、墨宝、礼品等敬赠给孟老留念,并祝孟2老健康长寿!下次大会恭候光临。孟老事后派儿子儿媳专门到《校友之家》送来了亲笔信并赞助《校友通讯》1000元。孟老的这些感人事迹,使我们激动万分。大家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办好《通讯》,为大家服好务,使晚年生活像孟老那样丰富多彩!
二.顾问到会 嘉宾光临
郭长才顾问上午从医院打完针后就立刻赶来,并发表热情讲话。他首先向女校友祝贺三八节,并说办《校友通讯》很不容易,并盛赞女校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今后越办越好。他没想到在这次会上能见到七十年前小学同学于优生学兄的女儿于英华,当英华演唱歌曲后,由长才顾问颁奖时,他风趣地对英华说:“我和你父亲一起上小学时,他很聪明,功课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还会变魔术,用一根细绳穿上小钱……”他真切地回忆,真挚的感情,使英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也让在场的人觉得这位老省长多么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因为还有一个会议等他去参加主持,他只好和大家握手告别,大家也默默地祝他多多保重,早日康复。他把给孟黎老师的题词交筹备组转送。
单应桂顾问原定在这次大会上作主题发言,但因还有一个重要聚会等她参加,只好“二者得兼”,先参加我们的大会和大家见面,满怀深情地发表了言简意赅的简短致词后不得不起身告辞。她为六十二年前在女师授业的孟黎老师题词祝福,委托大会筹备组代为转送。大家对这位德艺双馨的顾问,报以热烈的掌声。
特邀嘉宾山大臧乐源教授、乔植英老师夫妇光临大会,受到大家热诚欢迎。他们是当代著名诗人、我们的前辈校友臧克家先生的长子、长媳。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校友通讯》,他们第一次参加庆三八联谊会,见到如此盛况,激动不已。臧教授几次站起来发表即席赋诗,还朗诵了臧克家先生的诗,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会上并慷慨解囊向大会捐助500元!这位年届耄耋的老教授,精气神十足,声如洪钟,热情、爽朗,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大会带来无限欢乐!也受到我们的敬爱和敬仰!
这次新来了两名为大会服务的年青志愿者——一个是济师**已故著名校友于优生学兄的女儿于英华,另一个是杨罗主编的女儿杨知荣,他俩都在农村安家落户,多年来仅从长辈和《校友通讯》上了解一些校友情况,今天一早从东郊来到会场,自愿为叔叔、阿姨服务,见到了久仰盛名的长辈们,心中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大家见到他俩的到来又彬彬有礼,还为大会献歌,心中十分欣慰。
三.主编致词 热情洋溢
杨罗主编代表《校友通讯》编委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向尊敬的孟黎老师、单应桂顾问以及广大女校友、女嘉宾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嘉宾、朋友们、男4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我们的《校友通讯》(前身《学友通讯》)从创刊至今已走过了十五年的艰苦历程,已经印发了87期约计1300万字,发挥了重要的喉舌、纽带、桥梁作用,在海峡两岸广大校友生活中、心目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得到了母校领导、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和称赞,这其中女校友发挥了‘半边天’、‘顶梁柱’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有口皆碑。在此,向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女校友们在校时都品学兼优,毕业后参加工作几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培养后生,抚育子女,赡养老人,成家立业,历尽千辛万苦,做出重要贡献,济师巾帼,光辉照人,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学习和发扬!”
他最后说:“我们的校友活动已经取得重大成效,《校友通讯》正向100期进军。我热切期望大家进一步‘创优争先’,做出新的贡献。争取在两年之后的2013年‘三八节’,当圆满完成《校友通讯》100期编印任务之后,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和累累硕果,拂去满身的征尘,披红戴花,共庆胜利!”
四.演出节目 丰富多彩
我受大会委托主持了这次大会的文艺演出,这是历次聚会演出中,节目最多的一次,校友们的风采,一览无余,声情并茂,意犹未尽!
看吧!当第一个节目的演出人员方成春、程佩文、杨罗三位老学姐、学兄闪亮登场后,全场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5在王传伟口风琴的伴奏下,他们演唱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渔光曲”,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17级校友赵同芝高歌一曲“疼爱妈妈”,她是有名的金嗓子啊!她那嘹亮圆润的歌喉,声情并茂地演唱,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
董健代她的姐姐(17级校友)向大家问好,并深情歌唱了一曲“请你喝杯下马酒”,别具韵味。
从淄博赶来的刘维英校友动情地高歌“天路”,余韵缭绕,七十多岁有这般美妙的歌喉令人称羡!贾万贞带病跳起了“长征舞”,精神多么鼓舞人啊!陈诚德一曲“红梅花儿开”献给女校友;83岁的王光荣学兄,心脏安着起搏器,也兴致盎然,激情满怀,京剧清唱“汾河湾”选段,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王传伟校友一曲“跟你走”真是“迷倒”一大片呀!太棒了!如果不是受时间限制,肯定不让他下台!他还为许多校友的演唱用口风琴伴奏。
齐安民校友一早从淄博赶来,并自带二胡、电子琴,自拉自唱了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选段和自拉自唱了“牡丹之歌”、“浏阳河”。他的多才多艺令人佩服!
方成春这位88岁的老学姐又自报一曲“高山流水”,这是她十几岁时学的古代民歌,今天,时隔七十年,二百多字的歌词竟唱得如行云流水,非常完美,从大家的掌声中就6感受到大家对她是多么敬佩赞美!
节目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杨罗和闫学荣两位年届八旬的学兄合唱一曲“送别”;张惠华女士献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山师大教授生物系主任李兴诗京剧清唱“淮河营”;杨罗主编的女儿杨知荣和**校友于优生的女儿于英华合唱了“妈妈”,然后英华又独唱一曲“青藏高原”,声音高亢嘹亮,热情大方,他们的演唱带给我们不少欢乐,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我在主持中,看到大家尽情地唱,尽情地舞豪情奔放热烈高涨,我的心像大海一样,激情澎湃,我也好想为大家唱上一首歌,终于鼓起勇气在传伟的伴奏下唱了一首“如梦令”(李清照词),愿我的歌声化作甘霖,变作云朵,润泽您的心灵,给大家带来欢乐!
济师校友真是多才多艺各有所长,你听:张耀海、李复云、王金钟三位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多么动听!我们陶醉在美妙的琴声里!刘洪祥校友激动地即席赋诗:(我代他朗诵)
试问葫芦丝几根? 校友狂歌忒动人。
入耳震撼人兴奋, 人间能得几回闻?!
最后全体校友在吴秀兰手风琴的伴奏下齐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和“团结就是力量”!结束了演出,共20个节目,如不是时间有限,后面还有很多精彩节目呢!只好留待下一次了!
五.踊跃赞助 催人奋进
这次大会前后,孟黎老师和嘉宾、校友给以不同数额的赞助,还有的校友带来书画墨宝赞助,体现了大家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心愿和无私奉献的情怀,使大会开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敬爱的93岁的孟黎老师赞助1000元;
在新汶煤矿工作的张守田校友赞助500元;
聂振海校友550元;
臧乐源、乔植英夫妇捐助500元;
还有郭长才顾问,校友挚友吕奇、魏冰夫妇,从泰安来济的王富大姐,从淄博来济的董延闓、刘维英夫妇,以及李在桐校友等都给以不同数额的赞助,共收到现金捐助3400元,在此,杨罗主编代表编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画墨宝赞助,也为大会增色助兴,值得赞扬(杨诚校友有专门报道),统计如下:
杜吉贵捐赠个人著作《雨滴集》90本;
刘洪祥捐赠个人著作《跋涉集》;
张国贤捐赠个人著作《红叶集》;
校友捐赠书画墨宝63幅,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这些校友日夜奋战,辛勤耕耘,早作准备,默默奉献,堪为学习的榜样!
如:年逾八旬的刘承炎学兄,现在特擅长画梅、画牡丹、写艺术体“寿”字。虽然他弃笔多年,但四十年后重拾管素,执著翰墨,绘画精进,对校友情深谊厚,真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杨诚学兄夫妇在多次校友活动中都奉献书画墨宝,纵横笔墨,溢满对校友的浓情!特别是郭瑞芝大嫂,虽身患心脏病,但带病为大家作画。她的画透着灵性,富有神采。画者,心印也!
齐安民校友不仅自拉自唱,还带来多幅书法墨宝,赠送给孟黎老师和校友。他的多才多艺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和奉献精神都令我们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聂振海校友一向默默奉献,他长期躬耕砚田,书艺精到,尤擅楷书,不仅捐赠墨宝,还为大会捐赠了550元。
王光荣学兄的书法墨宝,可谓章草见真功啊!
韩士梓校友的书法,落笔宕逸,自由潇洒,气势不凡!
商周风流的甲骨文在张宗方校友的墨宝中亦酣畅淋漓,玄妙多姿。
杨青云、韩景桂二位学姐的画作细致耐看,令人拍案叫绝!
李启辉的书法遒劲流畅洒脱,真乃妙笔生辉!
闫学荣学兄的牡丹那叫漂亮!色彩鲜亮,绚丽夺目,国色天香,富贵吉祥!
王金钟校友文墨俱佳,深谙书画之妙道,神采为上,其墨宝熠熠生辉!
李兴诗校友不仅献唱,还带来了20个在鸡蛋壳上的微型国画。大家赞不绝口!
还有嘉宾张惠华老朋友也带来书法墨宝,她的热情大方我们有目共睹,对她夸赞不已!
六.盛情难却 特别感谢
1.校友挚友,年届耄耋的吕奇老兄,一早就来到了水利培训中心,从与会者进入会场到大会结束为大家拍照录像,一直忙个不停,会后又制作了视频片或光盘,发到网上,也是对济师校友的一种宣传啊!不是校友胜似校友,在此,我们全体校友向吕兄致敬!道一声“辛苦了”!
2.感谢大会服务组全体成员!
七.花絮
1.李在桐校友直到这次大会与杜吉贵同桌共餐,方知杜吉贵乃一裙钗也!
2.嘉宾于英华演唱完一曲之后说:“我还没唱够呢!”瞧!这热情有多高!
3.聚餐时,相互举杯致贺,余兴未尽,刘承炎老兄又带头献唱,刘维英、张国贤、于英华等又高歌助兴!
4.杨罗学兄三杯酒下肚,高兴!即席朗诵长诗,大家掌声热烈,真给力!
宴席散尽,友谊长存。我想,当我们再回味那一刻时,将是多么幸福!不觉吟诗铭记:
春光明媚百花香, 载舞载歌喜欲狂。
虽为裙钗犹壮志, 英姿飒爽挺脊梁。
百年奋斗赢尊重, 旗帜高扬奏乐章。
盛世春秋欢乐颂, 夕阳灿烂写辉煌。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