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d=0] 墓碑,也是文化的载体
我清明节回乡,参加了工程师韩福春为其父母举行的揭碑典礼。我认为,其墓碑有别于一般碑刻,富有特色,别具一格。它不仅承载了书法文化艺术,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碑阳,具述了韩福春先父母生平年月以及一生事迹贡献等内容。碑阴,却镌刻有24位书法家字体各异、洋洋大观的輓词(如图)。
韩福春在当地是个有口皆碑的孝子,其母瘫痪在床六年之久,韩福春昼夜服侍,尝药喂饭,毫不懈怠。“百日床前有孝子,六年铺下无烦人”,久病成医,他并且学会了给母亲注射打针,按摩调理等医术,从而减轻了母亲的病痛。他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敬他人、爱乡亲、爱家乡。他退休后,给家乡村干部提建议、当顾问,帮村两委制订了“以孝治村”的方略,凝聚了民心,很快改变了落后面貌,步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
韩福春不但是个工程师,还是个书法家。为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真卿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他的书法佳作曾在国家、省、县书展中多次获奖。他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密切。他在给父母筹备立碑事宜时,他的24位书法界朋友纷纷献上挽联,以示对令大人的悼念。他的这些书法界朋友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省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有人建议,把这许多书体多样、风格迥异的墨迹镌刻于碑阴,集中于一炉,不失为一件盛事,韩福春欣然从之。
[img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