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友的Party
前不久一批文友聚会,在一位老朋友的引导下,我也参与其中,见识了文友们的风采,受益匪浅。
聚会的名称是“蓬莱业余文创座谈会”, 到会的文友共有10多名,除本市人员外,还有龙口市和栖霞市的来宾,多为退休的老同志,别看他们都是乡下人,可都是本地小有名气的秀才,都是“文字游戏”的高手。除我以外,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本地文化领域有成就、有威望、有影响的人物,多是各级作家协会会员,在职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继续奉献,为本地的文化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此番相聚,目的是交流过去的工作经验,探讨今后的行动策略,互相学习,互相协调,把事情办得更好。
来者诸位中,他们都介绍了自己的近期作品。
宋耀武 原是本市党校校长,后为本地行政首长之一,是本地文化界重量级人物。作品很多,最近作品有,主编了《蓬莱地名故事》上、下册,1248千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出版有《蓬莱话》,550千字,山东大学出版社,等等。
陈文念 本市公安系统文宣负责人,全国公安系统的现职著名记者,作家,作品多多。最近出版黄河中长篇小说《大忠寺》,303千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张玉振 原龙口市教师,书刊收藏家,长期主编民间系列读物,现定名为《胶东文友》,已出版8册。鉴于其学术成就,曾受聘烟台鲁东大学客座教授。
张荣起 原栖霞市教师,坚持写作40余年,多家媒体担任通讯员和记者,在各家媒体发表作品500余件,作品多次获奖,近期作品《灯下文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320千字。
吴山高 原邮电职工,作协会员,擅长写作反映农村现状的文章,作品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充满了泥土的芳香,多年来,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500多篇。
迟跃隆 作协会员,抗战老兵,曾是部队的文化教员,用10多年的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写了一本13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牵动心弦---烽火岁月剪影》,作品介绍了他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一支小分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所走过的艰辛而光荣的历程,前国防部长迟浩田为该书题书名,最近又出第二版。
刘培秀 民间诗人,86年至今,坚持写作,已写诗作2000余首,诗集《心曲》已由武警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新华书店上架。
文友们目前所做的工作,重点在致力于非物质遗产的发掘与整理,如有关春节和其他节日的风俗,有关婚丧的风俗等。他们经历多,阅历广,了解社会,熟识历史,承前启后,无私地为社会做奉献。祝愿他们在农村这肥沃的土地上风调雨顺,再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