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在山西省农业劳模大会上认识了陈永贵。1959年被晋中地委派往大寨搞调研,写出了一篇《土石山区的一面红旗》的报告,山西省委通报至全省每个公社,晋中地委通报至全区每个生产大队。此后,我被任命为晋中地区学大寨办公室主任,一干十年,接着又干了八年水利局长,离休后仍与大寨联系不断、思索不断、书写不断。整理大寨资料,口头汇报大寨情况,书写大寨文章,究竟有多少,实在说不清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除了开篇文章《土石山区的一面红旗》以外,还有华北局通报我的汇报记录稿,后被中央办公厅摘编为“简报”:印发全国;还有陈永贵口述我整理的《天大旱,人大干》,发表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报刊上;另应邀参与了《陈永贵》九集纪录片的录制。
我第一次在大寨调研就住在陈永贵家,大约半个多月,有三件事情让我特别感动:第一件是,我们在食堂吃饭,食堂为我们加了一个山药丝小菜,陈永贵陪我们吃饭,不管我们怎么让,他一口也不吃;第二件是,有一天我们没有看见陈永贵,晚上他赶着三头牛回来了,原来他早上三点起身到淌尚买牛,往返90公里,自己只带了几个窝窝头;第三件是,省委准备让陈永贵上天安门出席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但感到1958年的粮食产量有些低,便让我们顺便核实一下。陈永贵听了未加思考,红着脸对我们说:“宁不上天安门,产量一斤也不虚报。”
在大寨的所见所闻以及和陈永贵的接触,让我们感到大寨真的不简单,陈永贵这个人确实有独到之处。“文化大革命”前,我看过大量宣扬大寨和陈永贵的材料,虽有某些过头之处,但基本上是对大寨、对陈永贵真实看法的自由表述,是对大寨、对陈永贵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文化大革命”以后,我看到大量对大寨、对陈永贵的材料,多是抱有成见的材料和偏离事实的结论。
陈永贵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劳动模范,大寨是实实在在干起来的,不是吹起来的。为什么周恩来总理对大寨那样关心,对陈永贵那样信任?陈永贵的特点是忠心耿耿。爱党、爱国、爱人民,忠心热爱毛主席。陈永贵是个有创意的人。他所继承和创造的旱作农业耕作技术,在中国北方乃至世界各地,如日本、墨西哥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陈永贵是一个有识有胆的人:他敢当面指责张春桥“心术不正”;他对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敢说一个“ 不”字。农村不能搞“ 文化大革命”。他提出五条建议,以红头文件转发全国。
陈永贵一生的功过是非,发人深省,任人评说。我认为,比较确切的就是六个字“听党话,跟党走”。功也是这六个字,过也是这六个字。陈永贵同志的一生,从童年讨吃逃荒,到新中国第一代公民,到大寨党支部书记,到全国劳动模范,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副总理,到魂归大寨,始终不离农民籍,不脱农家衣,吃着农家饭,挣着农民工,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永葆劳动人民本色。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揣着一颗爱国心,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百折不挠,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不惧失败,探索前进。他是一个出色的国家干部,身居高位不脱离群众,从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勤政廉洁,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陈永贵的一生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是人格。
陈永贵同志逝世十周年祭日,我在他墓前献上一副挽联:
直人直性直脾气一世耿直 直言人间忠奸善恶
爱党爱国爱土地满腔热爱 爱驻长空星辰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