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征途上,无交际,无朋友,无激情的人是没有的。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件乃至几件让自己感慨至深,甚至终生都不会忘记的事;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位乃至几位让自己心灵震憾,以至非常敬佩的人。
那么,我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我最敬佩的人又是谁呢?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而在人生的历程上却是一个漫长的时段。尽管时光如此久远,有一件事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间,历历在目,鲜如当初。
那时,我在甘肃工作。从参军到转业后的若干年,我一直远离故乡,从繁华似锦的大都会上海,再到祖国西部边陲的重镇伊宁,哪里需要就在哪安家。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饥寒温饱,许多事都经历过。后因父母年迈,需要照顾,为了尽孝,方要求调回老家。调动,可不是十里八乡走亲访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事,而是将要告别在那里生活工作多年的大西北,一去而不复返。所以,此举必须慎之又慎,要想的周到,办的齐全,绝不能丢三拉四,更不能吃回头草,走回头路。在办理调动的过程中,因涉及到老大的身份问题而不得不去找组织和领导。这孩子是“以工代教”人员,根据当地的有关规定,几是符合条件的就可以转为正式教师,并已填写了“转干审批表”,报到省局组织人事处待批。然而,在批复尚未下来之前,我们却收到了家乡接收单位发来的调令。时间紧迫,事不我待。因此,我不得不向上级主管部门询问孩子能否转干的问题。对此,省局的答复简单而明了: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办理转干手续的,必须经薛书记批准!
薛书记叫薛宝珉。那时,他是上级机关的主要领导,而我则是他下属单位的一名普通科级干部,平时与他打交道甚少,对他并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去找他能行吗?他会是什么态度?给不给办理等一系列问题一股脑儿涌上我的心头。找他,在我思想上确实存在种种顾虑与压力,可是,转干毕竟是关系到孩子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机会怎能轻易放弃?而办理调动手续又不能拖延,不管可否,都要把事情问清楚,弄明白,不应稀哩糊涂。于是,我便抖擞精神,壮着胆子前去拜访他。
当时,薛宝珉同志正在省上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而这时我已按照调令报到的时间要求买上了火车票,再用几个小时就要踏上东去的列车,时间迫在眉睫。对我来说,时间是最珍贵的,我不是用天,用小时来计算,而是用分,用秒来计算了。老实讲,那时我实在顾不上那么多了,只好横下一条心,直奔他下榻的宾馆而去。当我叩开他的房门,已近开会时分,只见他胳膊夹着公文包,正要离开房间。面对这一情景,我哪里还有心思说客套话,便单刀直入地说明来意。由于多年不见,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为了缓和气氛,我顺手向他递去一支专门准备好的高级香烟。这时,只见他生气地瞥了我一眼,责怪说:“你又不会抽烟,怎么还拿烟来?你这做组织工作的人怎么也学会了这一套?太不应该!”他非但没接我递过去的烟,反而批评了我,顿时使我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一时语塞,让我不知所措,一下不知说什么才好,便搪塞地来了一句:“薛书记的记性真好!”……他思索片刻,从兜里掏出一个空烟盒,撕开,展平,拔出钢笔,在烟盒的背面迅速写下几行熟练而有力的小字,叫我交给有关部门。我就是拿着他的这个“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顺利地给孩子办理了转干手续。他既没让我们再打报告,也没讲“等等再说”,而是能办的立即就办,不拖泥带水,干脆利索。他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我感叹不已。
转干,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对于这样的大事,对于当时大权在握的薛宝珉同志而言,可能算不了什么,只要他说上几句话,写上几个字,或者表一个态就能办到。但这样的话他能随便说吗?这样的态他会随意表吗?当然,回答是肯定的。他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党性原则之强不言而喻。无论是谁,能办的事,不用多说;不能办的,说也没用。他手中有权,可是他对权力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解读,他认为“权力一旦用金钱来衡量,就会变得一钱不值。清政廉洁,一心为公才是一个人的美德和人格所在。”所以,在腐败风盛行而猖獗的形势下,他对下边前来请他办事的人无私心,不刁难。在工作中,他总是以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尺度,为依据,不折不扣地按照规定办事,处处彰显出一位资深党员干部的固有本色,他那种克已奉公的榜样作用展现得一览无余。作为当事人,面对这样一位好领导怎能不钦佩,不为之动情呢?
过去在一个系统工作时,就经常听说他没有一点架子,特别平易近人,威信高,口啤好,是出了名的清官,他的不少往事被传为佳话,成为美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自已这次亲身经历,体会更深,对我的教育也更大。我与他非亲非故,亦无私交,纯属一般的同志关系和工作关系,他对我是这样,对他人也是这样,始终坚持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当我们调回老家之后,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贪腐现象之时,他的高尚品格,高大形象,显得更加清晰,更加亮丽,他的事迹有如一座丰碑,在我的心头油然树起,他的许多往事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优秀的思想品质像明镜,华光闪烁,折射出无穷的人格魁力。为了学习他的美好思想品德,同时向他表达我这迟到的感激之情,我急切地想与他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感情的勾通,并保持书信往来。
没想到,我发往他原工作单位的信有的石沉大海,杳如黄鹤,有的则原封不动的被退了回来。原因到底何在?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在一封退回的信皮上写着“该同志已经调走”的字样,才使我见到端倪。不过,他调到哪里去了还是个谜。为解开这个谜底,我决心打破沙锅璺(问)到底。于是,我又向知情人发去了寻根研底的信。心中几多的企盼,经过几多的周折,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与这位朝思暮想的老领导取得了联系。此时此刻,我心里波澜起伏,心潮澎湃,感奋、勉励、鞭策、启迪,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不知该如何陈述对他的心意。
显而易见,我最难忘的事,就是没花一分钱,没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一件大事;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人,就是他给办成了事,不但分文不收,当我礼貌性地向他递去一支烟时,还被他批评了一顿。他就是原中国核工业部甘肃矿冶局(厅局级单位)的党委书记,后任安徽省铜陵市政协副主席的我在前面多次提到的薛宝珉同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段让我铭诸肺腑,永生难以忘却的亲身经历。薛宝珉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好领导,他的事迹影响着许多人,更让我终生牢记在心里。为教育更多的人,特别是让那些身在领导岗位上的年轻人学习他这种不讲报酬,不谋私利,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以使他们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成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领导干部。
现在,他在安徽,我在山东;他已离休,我也退休。然而,他那光芒四射的往事,依然在我和家人的心里闪亮,更像明镜和路标照耀着我们的前程,指引着我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