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信命?
《今日人才》第六期刊登了久章先生的《属相、八字与就业歧视》一文,读后令人感慨良多。企业以属相、八字取人之荒唐,不仅在其于科学昌盛的今天讲“迷信”,而且还在于其“迷”得实在不是地方。因无论根据何种命理学说,都无可纯粹依据属相、姓氏取人的道理。迷信本身就不对,再迷上那些一点儿来头都没有的不入流的东西,则不仅可笑,而且简直有点儿可怜了。
企业迷信算命固然不可,个人迷信算命又当如何呢?据我所知,现在信这些玩艺儿的人可实在不少,尤其是年轻人,有信西方星相学的,有信街头看相(手相、面相)的,有信易经梅花占的,也有信八字命理学说的。对于这种社会现象,可不是简单一句要破除迷信即可轻易予以扭转清除的。
对于命运一说之有无,古往今来,持否定态度者居多。然否定容易,要解释人生祸福吉凶难测之由却难。说奋斗可改变命运吧,则同样的奋斗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说性格决定命运吧,则无论哪种性格都有走运的,也都有不走运的。除却命运一说,还真没办法解释人生际遇缘何如此不同。难怪孔老夫子一生奋斗之后,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承认君子要“知命”,“不知命不为君子”。佛家将其解释为前生因缘所致固然很聪明,但仍回答不了人之未来命运如何的大问题。现代科学也回答不了这一问题。然而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尤其是自己个人的命运归宿,相信没有人会不关心。既然现代科学无法回答,那么人们转而向现代科学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所谓“神密科学”去求教,也就完全可以理解,无可指责了。
又何况现今流行的各类所谓“神密科学”,也绝非无稽之谈,都是古人依据“天人合一”的朴素认识,经深入探索和实践、修订而形成的认识论体系。说其有道理也罢、无道理也罢、其能流传上千年,至今还有人信,说明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例如在西方流传甚广的星相学说,就是根据人出生之日所对应的星座位置来断其一生运势。虽然这一对应位置只是远古时期的位置,现在早已对不上了。故其是否还可信很令人怀疑,但也毕竟不同于街头算命人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至于中国的传统命理学说,如果你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即可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一套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例如其中最简单的梅花易数,即是根据人的出生时间(也即对应太阳、月亮的位置),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算,将十进位的年月日时转化为二进位的卦象,然后再根据“以数定卦,以卦取象、以象喻理”的原则去对应《易经》求解。而在其转化过程中,并非按照习惯的八卦顺序排列,而是依据乾(111)一,兑(110)二、离(101)三、震(100)四、巽(011)五、坎(010)六、艮(001)七、坤(000)八的序数计算。而这一序数,恰恰是按二进制数码由大到小排列(即对应十进制中由7到0),这很难说是偶然的吧?
又如其中最复杂的八字命理(子平术),是以人出生年月日时四组天干地支的八个字之间的刑、冲、克、害、生、合关系断其命运趋势。看似纷扰繁杂,实际很有规律可循。仅以十二地支间的相互关系为例,如将其均匀排列在一个圆周之上(以子、午、卯、酉为北、南、东、西方位),则穿过圆心两两相连、即组成六对相冲关系(六冲);与子丑连线相平行的六组平行线,则构成六对相害关系(六害);分别以子午卯酉为顶点的四个正三角形,则又构成四组三合关系(一般说来,遇三合,六合为好,遇六冲,六害为劣)。面对如此周密的几何规律,还能说它是无稽之谈吗?
在中国种种算命术中,大概唯有相面一法玄之又玄,易令人半信半疑。但我想既然地质、气象考古学家能从地球过去变化所遗留的蛛丝马迹中,来推断地球未来的发展变化,那么如能遇上相面高手,又何尝不能从人的家族遗传及过去经历在其脸上、手上所留下的痕迹来预测人的未来呢?只不过街头上那些混口饭吃的相面人中,恐难有这样的高手罢了。想必真正的高手一般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在下虽如此说,却绝无为算命先生张目的意思,即使是其中的高手也罢。恰恰相反,我常常劝年轻人,起码五十岁以前不要算命。因我虽不敢否定各种算命术均有其合理性,却不主张年轻人信命,尤其是随便找人算命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何哉?以算命为职业的人中本来就鲜有高手,请糊涂人指点迷津,岂非令人更加糊涂,世上因此而走上迷途者不是时有耳闻吗?即使你真能遇上高人,算得百分之百准确,充其量也只能让你“知命”。然“知命”之后又当如何呢?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见《荀子·修身》)。命再好,今后的路还得自己走;命再不好,今后的路也不能不走,就算你“知命”了,但如何对待命运,不是还要靠你自己吗?
言“五十岁之前不算命”,盖因孔夫子有言:“五十而知天命。”大约人在五十岁以前,吃的苦头还不够,很难知道命运是怎么回事,对命运难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是不知命运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你说孔子之命是好是坏?言其命好,则其奔波一生,“累累若丧家之狗,”却终未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言其命不好,则世上又有几人能成为“万世师表”?岳飞之命是好是坏?言其命好,则其年三十九岁即命丧奸人之手;言其命不好,则其名万古流芳。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若徣父母之荫,一生无须奋斗而衣食无忧,“无灾无难到公卿”,世人皆言其命好,可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反之,若一生多灾多难,却奋斗拼搏终生,世人虽言其命不好,但如此轰轰烈烈的一生,不是更值得回味吗?既然命运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又何必要去算他呢?
其次,人之命运有时是需要自己去选择的,算命先生可无能为力。例如《楚辞·卜居》即记载了屈原的一次算命过程。当时屈原遭到流放,三年不能参与政事,“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于是去向楚国最著名的占卜者郑詹尹请教,言自己若坚持真理则要危及自身,若放弃原则即可从俗富贵,问“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逼得郑詹尹也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要屈原“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大可自己去抉择、根本无须算命,因“龟策(占卜工具)诚不能知此事!”我们每个人不是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吗?算命先生又能帮得上什么忙呢?
其三,无论什么样的命运,大约总逃不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道约束,都是自己个人行为的结果。这可不是我说的,被算命人奉为祖师的刘伯温即在《司马季主论卜》一文中,借汉代最灵验的占卜者司马季主之口感叹道:“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认为用作占卜工具的蓍草不过是枯草,龟甲不过是枯骨,均为“物”也,而“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祖师爷尚如此说,其徒子徒孙的为人算命之言又何足为凭?还不如就凭着自己的良心,坚持“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或许更有利于自己人生道路。
因此,人若有兴趣,尽可去“知命”,哪怕“迷信”一点也无妨。但“知命”却不可“信命”,尤其不可信他人所算之命。对待个人无法操纵的“天命”,还是要如《菜根谭》所说:“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培之;天劳吾以形,吾逸吾心以养之;天扼吾以遇,吾行吾道以通之,天岂奈我何哉?”我想人只要有如此胸襟气度,虽不敢说能顺顺当当地度过一世,却是可酣畅淋漓地活过一生。如此人生,不也是相当美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