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由于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年轻的母亲不可能全部成为全职妈妈,祖辈参与孙辈教养必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的孩子又多是独生子女,更是家里的“掌中宝”。所以为了四个老人都有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数家庭都是“两亲家”轮班带孩子。
既有爷爷奶奶疼着,还有外公外婆跟在后面宠着。听起来是够幸福的。其实,也不尽然。有时候亲家之间因为带孙子的事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平时只要哪家给孩子买了一件新衣服,另一家绝对要买两件,只要哪家让孩子瘦了,另一家绝对要埋怨。更可怕的是,如果两方老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很有可能就把孩子教育成了“两面人”。丁爷爷的小孙子今年三岁,丁爷爷有意开始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虽然孩子自己吃饭速度慢些,衣服会弄脏,但丁爷爷仍坚持不懈,培养小孙子的独立性。但每次去外婆家,小孙子便找到了“防空洞”,外婆总是自告奋勇喂小外孙吃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吃饭习惯处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和“进两步,退一步”的境地。长此以往,不仅双方家庭矛盾会升级,孩子的未来也堪忧。
然而,孩子的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因此,面对共同的第三代,其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两亲家”到底要怎么处理,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呢?不知“家”人您是否有此烦恼,欢迎大家支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