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马石山惨案

 

高密市离休干部 袁宗本

 

引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血的教训,要时刻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指示精神,对过去发生的战斗事件进行回忆,激励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回忆的是69年前发生在我省胶东地区的马石山惨案,我是惨案的亲历者。

 

“鬼子来了”

  1942118,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来到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发动当年的“第三次鲁东作战”,目标是歼灭胶东军区部队,恢复山东半岛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烟台间的交通。他们从青岛、烟台、潍坊、高密等地抽调了约1.5万日本兵和5000名伪军,以26艘舰艇封锁我半岛南部沿海,飞机10架,又从青岛、高密出动汽车600余辆协助作战,日本华北军司令官岗村宁次亲赴烟台坐镇指挥。从19421119122940天的时间,分三个阶段采用“铁臂合围”战法,对我胶东根据地进行了拉网大扫荡。

我的家乡是烟台地区海阳县龙塘埠村,就在青烟公路的沿线上。19421121,拉网扫荡的日本鬼子进入了我县(海阳县),22日一早我们全家七口人随着逃难的人群涌上了北山——招虎山(与马石山相连)。这天我村200多户人家千余口人基本上都朝着这个方面逃去。有的赶着马车和牲口,我家只有我父亲挑着一个担,一头是我四岁的妹妹,一头是我家仅有的一床破被子、一件棉大衣和干粮等,就这样逃进了北山。

1123,也是马石山惨案的当天,两万多日伪军侵略军,加上飞机、大炮、机关枪等武器,对我们逃在马石山地区的军民开始了大屠杀。早上太阳刚一出来,敌军就向山上放枪、打炮。这时我母亲说:“孩子,咱全家一起逃,是不行了,咱们分开逃吧。”就让我带着13岁的三弟去逃命吧。这时我妈拿了些干粮塞在我俩的衣袋里哭着说:“孩子您俩自己逃命去吧。”这时我们哭成了一团,在痛苦中我俩跪下给父母磕了个头,泣不成声地说:“爹妈,您俩要好好地活着,我们还要回来看你们 。”正在这时,在我们不远处响了一个炮弹,我妈惊吓地说:“孩子您俩快去吧”,就这样我兄弟俩告别了全家,哭着随逃难的人群向东跑去。逃跑时头顶上有敌机在飞,后边及山下有敌人的枪炮不断地向逃难的人群射击,不时有人被打死和打伤。我向前跑了多远不知道,大约十点钟从对面传来激烈的枪声,涌过来的逃难人群说:“敌人从东边打上来啦,快向山顶逃吧!”接着又有人喊:“山下的日本鬼子兵也上山来啦!”就在这时,东边、南边敌人的机关枪一齐向我们这些逃难的人群扫射,我亲眼看见有几十个人和牲口被打倒,现场一片哭声。当时我被吓傻了,只知道哭着向山顶爬,到了招虎山顶回头一看,我十三岁的弟弟不见了,我大声地哭着叫他,但不见回音,我在山顶上徘徊了好长时间。这时敌人也加大了火力,又有不少的人被敌人打倒在山顶上。这时我也只好跟随着逃难的人群在敌人的炮火三面夹击下跑到了马石山。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看到烟台方向的逃难人群也来了,他们议论着说:“我们都上当了,日本鬼子要把咱们杀害在这里。”又有人说:“山上有八路军,他们会救我们的,咱们还是上山去吧。”就这样我跟着人群爬到了山上。这时敌人的枪声四面都有,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八路军,听到他说:“乡亲们,我们都做好准备,今天夜里部队和你们一起突围,请乡亲们听指挥就行了……”声音刚落,就从远处传来一名青年男子的声音:“请八路军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听话,听从指挥。”顿时,漫山遍野的难民都沸腾起来,齐声喊:“我们都听从指挥!”这时我和他们一样,觉得有希望了。这一天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我连滚带爬哭着跑进了二十华里的马石山上,后边有日本鬼子的枪炮声,头顶上有敌人飞机的呼啸声,还有漫山遍野难民的哭叫声,现在终于暂时安定下来了。

 

“只要有一人没救出来,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

随着枪炮声渐渐停止,我开始找突围后回家的同路人(不知回家的路)很幸运找到了五名邻村的难友,其中有一人姓王,四十多岁,我们都叫他王大哥,请他带我们回家。王大哥爽朗地说:“可以,我知路,能领回家。”我们这五个小难友都高兴的哭了,王大哥说:“不用哭,我也想家,咱们都有老的,我还有老婆孩子,两天没见面了也不知道他们都怎样啦?”这时,我们五个都怕见不到老人啦,就放声的哭了起来,王大哥急忙地说:“别哭,别哭,听我说,今天晚上咱要从马石山的山西坡突围出去,我们回家的路近,那路我走过,到咱们的家有三十里地,明天晚上就到家啦。你们都得听我的话,要互相照顾着,争取咱都能活着逃出。”

深夜,我们六人连滚带爬的来到了马石山的山西坡,听到一片逃难人哭喊声和牲畜尖叫声,日本鬼子的枪炮声少了,他们都在山下火堆周围。敌人为了围杀山上的军民,就在马石山的周围每隔四五十米就点一堆火以防难民逃出,据说那夜有700余名军民被围在山上,冷月寒风,火网围山,等待突围。这时在不远处传来一声,“乡亲们,到这边来,我们一起突围。”原来八路军来了,我们高兴起来,看到了生存的希望,都互相嘱咐着,要跟好王大哥和八路军。我们围在喊我们的八路军李同志的身边。这时山上边又传来一声:“老李,你那里集中的乡亲们有多少人?”李同志回答说:“王班长,我这里有二百多人,都准备好了。”王班长又说:“你告诉乡亲们稍等,等我带着这200多人过去一起突围!”不一会从山沟的西北边跑过来一片人。这时我们六人正好靠在李同志身边,这位八路军李同志又高喊:“王班长,这在这。”等两部分人汇合以后,李同志说:“乡亲们,好好听着,现在有我们胶东军区十三团七连六班王殿元班长对乡亲们说一下突围的事情。”王班长高喊:“乡亲们,都准备好了,我们就要突围啦,我班这是第三批带大家突围,我全班共有十名同志分前后照应大家,现在已经是二点了,要抓紧时间,还要注意孩子、牲口别出声音,我们这批大约有四百多人,我和小李同志在前面领路,你们要跟好。”就这样难友们跌跌撞撞地走出了西山沟。我们六个人和其他人一样下山后没有马上走开,都围在八路军同志的身边,这时王班长说:“乡亲们,你们快回家吧,我班还要返回去!”这时五十岁左右的锁子前村农救会的赵会长拉着王班长的手说:“天快亮了,再回去有危险,咱们一起走吧!”王殿元班长坚定地说:“山里还有很多乡亲,只要有一人没救出来,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同志们,我们回山去!”就这样他们第四次返回了马石山。

当时我们被六班这十名八路军救下山后,人们都想着和他们说两句话或道个谢,可是没等我们来得及道谢,他们便急匆匆地又返回了马石山,难友们都为他们的安危而担心。我们走出不到一里路远,天还不太亮时,日本鬼子和伪军们就向整个马石山发起了总攻。在很短的时间日伪军的枪炮声从山下到山顶响彻了天空,整个马石山笼罩在一片火光中。这时我们这些被六班救出来的人都停住了脚步,想看看救我们命的这十名八路军同志的消息,但又怕被日伪军抓住,无奈之下只好继续赶路。

 

“走,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干革命”

我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山上的八路军同志能否活着逃出来?共产党、八路军他们为什么对老百姓这么好?我还想:今后的路我是选定啦,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干革命,还想:回家后还不知道能否见到父母亲人?就这样,走着想着,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到了十一月二十四日夜里才回到家。一看全家人都安全脱险,我感到很庆幸,吃了点饭,一觉睡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我正在村小学上课时,区委青救会孙淑敏会长到学校找我(我是村的青救会长)说:“我带了一些马石山惨案的宣传资料,你要在村里组织青年们学习和宣传,要深入揭发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精神,提高革命的积极性。”

我从马石山“十勇士”的宣传材料上得知:救我们命的八路军是战斗在马石山西麓的胶东军区十三团七连六班。班长王殿元在带领全班十名同志,完成押运任务返回时,落入了敌人包围圈中,23日夜,他们见到逃难的群众后,没有再单独突围,而是主动留下来组织乡亲们突围。他们在当地一位放羊老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向西通往山下的长沟,经过侦察发现,敌人没有封锁山沟的出口,而是把哨位设在两边的高地上。六班利用山沟的有利地形,三次进出包围圈,组织分批转移一千多名乡亲们安全脱险,我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拂晓前第四次返回马石山,日军开始了总攻。六班顽强阻击节节抵抗,有七人战死在通往主峰的山路上,班长王殿元和两名战士退到主峰平顶松下已弹尽路绝,日伪军蜂拥南昌上企图活捉,他们砸毁枪支捆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就这样全班为了救乡亲们脱险而壮烈牺牲,六班被誉为“马石山十勇士”。

那天凡是没有在天亮前突围出去的群众,都被围在主峰上,日本鬼子攻上主峰,发现并没有扑捉到我军的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却以百倍的疯狂屠杀无辜,在主峰上的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当我拿着“马石山十勇士”的宣传材料向村里的青年学生们宣讲时,他们都是泣不成声,哭成一片,纷纷表示:要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干革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这是当时胶东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这以后,我更加坚定了跟党走干革命的决心,随后加入到武工队,参加了对日斗争,直到赶走了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

 

后记

《老干部之家》2002年第3期,在马石山惨案的战斗中介绍胶东军区指战员巨大牺牲的指导材料是这样写的:胶东的反扫荡战斗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战例,它的重大意义不在军事上而在政治上,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整班、整排、整连地牺牲,仅1123那一夜,胶东军区各团就牺牲了400多人,从日寇的虎口中救出6000多名群众,平均每救出15个群众就牺牲一名指战员,可以说是我军爱民传统的典型范例。

以上就是“马石山惨案”的全部。从日本鬼子拉网逼山、火网围山,到八路军带领乡亲们冒死突围和舍身救人,我作为惨案的亲历者和受害者亲眼目睹,使我终生难忘。20041123,我和老伴、子女一行五人,重赴马石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前去祭典英烈,教育他们牢记那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美好年代,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中共高密市委老干部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