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的第一个字是“人”。大写的人,头颅昂扬向上,双脚坚实踏地。我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共产党”。“共产党她辛劳为人民,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她指导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我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三表姐温秀珍。那是新中国朝霞灿烂的第一个早晨,她刚刚二十出头,细高挑,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有一半菲律宾苏逯王的血统,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干起事来雷厉风行,一点也不像个没过门的姑娘。她是村上的第一批共产党员,整天领着乡亲们搞土改分田地,带领民兵站岗放哨,浑身是劲,从没上过学的她,为了学文化,天天晚上到三里外的华庄在上夜校。路上有一片经常闪磷火的坟地,她一点也不害怕,常常从学校捧着奖状回来。她是我的第一个偶像,是带领我追求理想的人生道路上的一颗红星。

上学后,我从老师的讲述和一本本书中走近了无数先贤志士,有时为长征路上一个个默默倒在草地雪山上的少年和女兵们惜悯落泪;有时为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大无畏的精神感动得热血奔涌;有时为陈铁军、周文雍刑场上举行婚礼的天下奇闻而惊叹而心潮澎湃;为江竹筠身在大狱绣红旗丹心。地下党员用咸菜交党费的忠贞和一个个无名英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概所惊叹;为刘胡兰只活了15个春秋,但生命之花迸射出了世界上最璀璨的异彩;董存瑞为开辟胜利通道舍身炸碉堡的壮举所惊叹;为毛泽东满门忠烈六名亲人为革命献身的事迹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平静。站在先烈们用血肉之躯铺出的社会主义阳光大道上,仰望闪闪的红星,决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唱响全国的孟泰精神,舍身为公的向秀丽事迹为祖国石油事业迸发出全部生命热能的王铁人,“苦了我一人造福全县人”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热爱边疆、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服务的地委书记孔繁森……一个个共产党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犹如高照的红星引领者全国人民掀起一个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我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在身边的共产党员们的带领下进步着,成长着,县广播站站长是一位山东转业军人,泰山是他的身影,黄河是他的身躯,待人处事都带着煎饼卷大葱的爽快。说他是站长,名副其实,他说一不二,定了的一定干。说他不像站长,是因为50来岁的人了,爬杆子接线,发电修机器,哪里需哪里去,哪里艰苦哪里有他的身影有一次,坐拖拉机到离县城80多里外的拜西托合拉克乡修线路,他第一个爬上杆子。回来的路上颠到沙土里找不见人影,待到钻出沙土摸了把脸上的灰沙又没事似的回到拖拉机上,第二天照常上班。调到宣传部后,第一任部长李广义是土改进疆干部,从地图上消失掉的楼兰古国附近的民丰县调到洛浦县工作时,妻子因为胸部手术失败刀口不愈合,回到河南老家继续治疗和疗养,他不得不离开风雨与共的发妻孤身一人留在边疆,无怨无悔地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工作。调回口里时,只有一个柳条箱包,一捆木板,说是回家打张桌子做个床,安个家。第二任部长张志仁是湖北籍转业干部,全家五口靠他一个人工资生活,那时每人每月只有不到10斤的细粮,他下乡带窝头,有时提盒“玉米粥”,不白吃别人一顿饭。组织上照顾他,要安排他爱人工作,他说服妻子把名额让给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后来得了胃癌,当生命像一支行将燃尽的蜡烛时,他还强撑病体为医院书写宣传标语,激励医护人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先争优提高为边疆各族人民救死扶伤的水平。至今,他的三个女儿还留在新疆,像他一样以纤夫的姿势弯腰拉纤,在边疆戍边的事业中,手举父辈们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 ,像一簇簇红柳,像一棵棵胡杨,战风斗沙,继续建设着祖国的边疆。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向长眠在万里之遥的戈壁大漠中的战友们深深地鞠上一躬。

改革开放中我又成为国有特大型企业——齐鲁石化公司的一员。我看见那些点燃兴旺之火的爱岗敬业的领头雁,那一个个开拓进取创奇迹的先模都是王铁人的传人,是光荣的共产党员。炼炉澎湃着他们滚烫的激情,管网奔涌着他们奋进的力量。我的厂长孙崇善爱厂如家、身先士卒、耿直无私;我的党委书记姜云纯送春风,开心锁,鼓实劲,讲实话,生病不离岗位;纪委书记朱瑞和秉公执纪,铁面无私,一身正气;还有低头拉车不松套的全国劳模刘进森,一团火一样用无私大爱捐款助学、像慈母一样关心教育年轻工人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还有公司老领导丁柏昌,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李际录,全国劳模姚在桐、孙茂才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们像一面面红旗,像一颗颗红星,指引着我披荆斩棘创新业、一腔赤诚写乐章。他们像漫天的闪闪红星,他们是国有企业的脊梁,是他们一直激励着我燃烧自己奉献社会,回报亲爱的党。

如今,我退休了。“沐风桦雨雪满头,阴晴圆缺水东流。耄耋难按春潮狂,终生耕耘为国酬。”岁月只能在我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它无法在一名共产党员的心灵上刻下痕迹,我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建疆戍边时的那么一股子劲,发扬“铁人精神”,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以阳光的心态奉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