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乌克兰姑娘娜佳嫁给了河南小伙子赵鹏,成为当地人眼中的洋媳妇。7年前,丈夫不幸去世,但她并没有离开这个家,而是独自抚养3个孩子,照顾公婆。一个洋媳妇只身留守,苦心操持,大爱不是传说……

丈夫去世,洋媳妇毅然选择坚守

   赵鹏家住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中街村。

   1995年,赵鹏高中毕业后,远赴乌克兰留学。在大学校园里,赵鹏结识了一位乌克兰姑娘杜拉维茨娜佳。娜佳比赵鹏低一届,巧合的是,娜佳和赵鹏同岁,两人均为19767月出生,可谓缘分不浅。娜佳十分向往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两人很快热恋了。

   1998年秋天,为了爱情,娜佳跟随赵鹏,从遥远的异国黑海岸边,来到了中国河南新乡。

   在老家的农舍,赵鹏和娜佳在众多亲朋乡邻的簇拥下,举行了简朴、庄重的中式婚礼。这在当时相对闭塞的新乡,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农村小伙娶了个洋媳妇,一时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小两口还上了当地的报纸和电视。

   对于小两口的婚姻,赵鹏的父亲赵希才当时心里虽然有些顾虑,但他和老伴孙淑香还是满心欢喜,尊重儿子的选择。

   婚后,小两口常住新乡市向阳新村,娜佳渐渐爱上了这片土地。2003年,他俩来到浙江宁波创业,开了一家公司,将国产的汽车零部件销往东欧、西亚。他们的业务曾经达到一年几千万元的业绩。

   他们3个可爱的儿子也相继出生,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不幸降临这个家庭。赵鹏积劳成疾,被查出患了肝癌,娜佳随即转让了公司给丈夫治病。然而,一切努力都没换回乐观的结果。2007年秋,带着对家人的万般眷恋,赵鹏与世长辞。

   丈夫猝然离世让这个幸福的跨国婚姻家庭面临崩溃,失去儿子的公公、婆婆更是撕心裂肺地悲痛。

   公公赵希才说:“儿子没了,孙子和娜佳再一回乌克兰,我们也没什么活头了。”

   当时,年仅31岁的娜佳一度陷入了绝望,那也是娜佳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当时娜佳大可以抛下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带着3个孩子回自己的家乡,在那里还有疼爱自己的双亲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在走与留之间,娜佳经历的痛苦和情感挣扎令常人无法想象。这时,远在乌克兰的母亲送给娜佳一本关于幸福生活的书,坚定了娜佳留下来继续寻找阳光生活的信心和意志。

   娜佳最终决定留下来,照顾3个孩子以及年迈的公婆。此时,给丈夫治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娜佳的汉语水平十分有限,在河南的小城市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娜佳只好带着3个孩子又前往宁波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

   公公、婆婆非常感动。公公赵希才告诉娜佳:“无论你守家还是再嫁,我们都把你当女儿看。守家,继承财产;再嫁,陪嫁妆。”然而娜佳却说:“钱我不要,只要孩子们健康长大成人,只要你们两老长寿无恙。等到最小的孩子长到18岁,我再考虑回乌克兰……”

苦心操持,让崩溃的家庭重沐阳光

   娜佳的选择,让公公、婆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从失子之痛中渐渐走了出来。

   但接下来,如何面对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娜佳的智慧。

   一个人独撑门户,娜佳既要工作,又要照顾3个孩子,绝不是件轻松活,可娜佳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一大早,娜佳把饭做好,叫儿子起床吃饭穿衣。收拾妥当后,她推着幼儿车中的老三,送老大、老二上学去,然后带着老三去上班。

   出门买菜,洗衣做饭,娜佳起早贪黑,都在挤时间做,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还好,娜佳给公司做翻译,只要服务好客户,时间相对宽裕。有时候,公公和婆婆会过来住几天帮帮她,让她能喘一喘气。实在忙不过来,她只好请学校的老师和同事帮忙。

   公公、婆婆是退休干部,想把退休金匀给娜佳一些,但被娜佳拒绝了,她说自己能承担得了。

   公公担心娜佳一个人太辛苦,劝她找个保姆,但她说自己能行。

   娜佳以她的善良和坚韧,使几近崩溃的家庭,重新充满笑声,回到和煦的阳光下。

   家有3个孩子,娜佳是如何调理这个小家的呢?

   娜佳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然后把它隔成了两层,变成70多平方米,上层两卧室,下层是厨房、卫生间、客厅、餐厅、学习间,一室五用。为了省钱,她和孩子们自己动手刷墙。娜佳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服。

   3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上下学、课业辅导,全由娜佳一人承担。平日里,娜佳累了,儿子们会主动分担起家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简单的租屋内充满了家的温馨。

   对于常人无法承担的生活重担,娜佳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娜佳说:“我不觉得难,因为3个孩子比1个孩子好带,他们一起做作业,不觉得累。”

   除了养育3个儿子外,娜佳始终没有忘记替已故的丈夫向公公婆婆尽孝。

   一有时间,娜佳就把公公、婆婆接来宁波团聚,并且将家里唯一一张大床让给公婆睡,自己睡在地板上,还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人开心。在这个小家中,孩子们亲切地喊着“爷爷、奶奶”,一家人其乐融融。

   只要有娜佳在,老两口就被剥夺了做家务的资格。

婆婆说:“本来她房子就小,床铺少,让我们睡床,她睡地板,就在阳台上腾出来那么一块地方,铺上褥子就在那儿睡。家务活都是她抢着干,洗衣服、买菜、做饭,她都不让我们干。说我们是老人,该休息。”

  虽然3个儿子和妈妈用俄语交流,但娜佳规定,只要爷爷、奶奶在身边,一家人一定要说汉语。每次送爷爷、奶奶回新乡,母子4人一个也不能少,要将老人送到站台,直到看着列车远去。

   公公、婆婆走后,每逢周末,娜佳都要打电话去嘘寒问暖。娜佳每次出差路过或回新乡市办事,总要到家看望老人,给老人买衣服、点心等。婆婆说:“娜佳比自己姑娘都贴心。”对于孩子们的假期,娜佳也作了合理安排,暑假去乌克兰看望姥姥、姥爷,安排孩子学习俄语;春节带3个孩子回新乡陪爷爷、奶奶过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鱼尾纹悄然爬上娜佳的眼角时,3个孩子已上到了初二、初一和小学二年级。3个孩子个个出色,在学校都如明星般炫目,还成为一家名牌服装公司的模特。

感动新乡,娜佳被评为“最美新乡人”

   20134月,得知新乡市要评选“最美新乡人”,满头银发的赵希才与老伴孙淑香来到评选办公室,郑重推荐自己最美的洋媳妇——乌克兰姑娘娜佳。赵希才说:“她做到了一个中国媳妇都难以做到的事,我认为她符合‘最美新乡人’的评选标准。如果不是娜佳,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我和老伴活着也没啥指望了。”

   2013年国庆节前夕,“最美新乡人”评选揭晓,娜佳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高票当选“最美新乡人”。

   组委会授予娜佳的颁奖词是:令人唏嘘的异国情怀,义无反顾的人生抉择。是折服于这座城市的魅力,还是感动于这座城市的温情?新乡打动着她,她打动着我们。一个来自乌克兰的“新乡洋媳妇”,万里寻亲,只身留守。她倾尽芳华,苦心操持的,是一个爱的传说。

   娜佳虽然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教育,但是却做到了一个中国媳妇都难以做到的事,娜佳被网友们评为“中国好媳妇”。网友们评论说:“感人至深的乌克兰媳妇,是孝顺孩子,又是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