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在“省直老干部工作推进会”上讲话说:“要凝聚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共识,不断强化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都是党的老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的意识,在做好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努力落实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

按照中央组织部的有关精神,党的老干部工作既包括离休干部工作,也包括退休干部工作,这已经是业内的一个普遍共识了,那么厉部长为什么还要如此强调呢?笔者认为个中的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有部分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还停留在十年以前,看不到老干部队伍的变化。老干部队伍的变化也是我们“党情”发生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十年以前,离休干部是老干部队伍的主体,而现在老干部队伍中的“主力”则是退休干部了。截止到2010年底,山东省离退休干部总数为83.7万人,其中退休干部为74.5万人,占总数的89%。而且,退休干部每年还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些退休干部虽然没有离休干部“打天下”那样的功勋,但他们同样是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了几十年。所以,他们也是党和国家的“有功之臣”。如果我们的老干部工作人员没有“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都是党的老干部”的意识,那就不可能有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工作状态。

原因之二,“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机制还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面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我们的个性化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不能满足“失能”离休干部的护理要求。这需要我们在整合社会资源基础上,寻求解决的办法。另外一方面,面对退休干部的日益增多,相关的服务管理网络不健全、服务管理体制未理顺,服务管理政策不完善。这些都是当前我们老干部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创新的内容和落实的目标。

原因之三,部分领导干部对老干部的认识有待提高。或者换句更直接一点的话来说是,有些领导干部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视不够。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在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一定要站在全局上看待老干部工作,健全完善政策和机制。”我们对老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关系大局”的层面上。中央和省委的新要求是,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思考、谋划和推进。离退休干部能不能在政治上得到尊重、思想上得到关心、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得到关怀,这不仅关系到党内的代际和谐,同时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古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把“老人”视为“宝”的儿女是贤孝之人;把老干部当成“宝贵财富”的领导干部是有政治智慧的人,而那些真正能以儿女之情来对待老干部的领导干部则是品行高尚的人。品行高尚的人也是“宝贵财富”——全社会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