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七”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对中华民族来说,77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77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把在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现代中国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历程。

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首都各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集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希望世界各国都能以史为镜,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这是中国首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七七”这天参与官方纪念活动。而组织如此高规格纪念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77年前那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起,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发出了反抗外来侵略、保卫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怒吼。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表明,和平正义不可颠覆,只有坚持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先进领导力量,才使我们的民族绝处逢生,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正是中国军民持久而英勇的奋战,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

  1937年的七七事变,原本是侵略者给我们的国家民族造成的莫大屈辱,却成了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种屈辱之所以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催化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以自己的先进行动感染并影响了广大人民。1933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特别是西安事变后,中共的积极斡旋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这种伟大努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全面激发了中华民族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勇气和力量。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实现精神崛起,最终走向了胜利。

一意孤行 不得人心

     自中日甲午之战起,日本开始走向以邻为壑。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侵华战争。从策动“满蒙独立”、提出“二十一条”,到发动九一八事变、策动华北事变,再到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赌徒般的军事行动不仅给中国,也给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外史学界深刻指出,二战之前,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亚洲解放者和保护者”的伪装和世界主要大国的绥靖政策下,不断被姑息纵容;二战之后,出于意识形态和冷战需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孽并未得到彻底清算,致使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在和平与正义被遮蔽的日子里,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暴行令人发指。对于这些历史,全世界凡是有正义和良知的人们,都应该记住并世世代代讲下去。在侵华问题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和右翼势力对法西斯军国主义讳莫如深,政治要员祭拜靖国神社等更时有所闻。这股浊流销蚀了日本下一代对侵华历史的反思。我们今天纪念七七事变,也正是为了警示:一切抹杀历史的言行都是徒劳的。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大开倒车,除了不断有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外,还抛出“侵略未定论”,大有肆意篡改和否认侵略历史的趋势。与此同时,日本更是故意挑起和激化与中国的领土纠纷,以“中国威胁论”为由大力强化军事力量建设,尤其是刚刚解禁了集体自卫权,为日后动武“松绑”。这些做法与77年前被军国主义绑架的日本格外相似,从而不得不令包括中国在内曾经饱受日本侵略铁蹄践踏的国家的格外警惕。

特别是日本安倍政府已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标志着日本放弃了二战以来“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意味着日本即使以后自身未受攻击,也可“为阻止针对他国的攻击而行使武力”。安倍此举,无异给东亚甚至整个世界安全,埋下一个潜在威胁。其不顾国内经济萎靡、民生凋敝以及民众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恰恰印证了媒体的断言:安倍是目前亚洲“最危险的人物”!

     篡改侵略历史,架空和平宪法,只会重新打开战争之门,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威胁。对于日本右翼的倒行逆施,一切热爱和平、主张正义的人们必须团结起来,进行坚决的斗争。就像习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讲话指出的那样:“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作为此次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73日起,中国中央档案馆以一天上网一个的形式公开被判刑的45名日本战犯笔供。仅从已公布的笔供中就可以看出,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战争罪行令人发指!而该馆馆藏的日本战犯笔供有近20万页,这些都是浸透着中国人民血泪的历史档案。据称,这些供词正在被翻译成英文公布上网,以方便西方读者阅读。这与记录二战纳粹德国残害犹太人的《安妮日记》被翻译成65国语言的做法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世界人民更加深入了解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首次公布了日本向中国投降的3段原始视频。由新华网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筹办的“国家公祭网”也于纪念日前一天的76日上午正式上线。在日本越来越缺乏对战争罪责悔悟诚意的情况下,这些血淋淋的证词和无法磨灭的影像记录无疑就是如山的铁证,将侵略者和美化侵略者的日本右翼势力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国际社会对此都给予了广泛的正面评价和支持。法国欧洲时报网78日刊文指出,纪念“七七”,揭露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行径,理直气壮捍卫战后秩序,顺应世界和平发展大潮,是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国人,对自己、对后代、对世界负责的表现。菲律宾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在题为“‘七七’与‘77’”的社论中更是直言不讳地表明,这个时候重温太平洋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揭发日本右翼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比任何时候都更有现实意义。

浩荡潮流 势不可挡

     抗战硝烟早已散尽,历史的思考却不能停止。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惨烈悲壮,我们痛感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深知发展要有和平作保障,而和平要靠正义来维护。历史深刻昭示,没有强大的国家,民族就难逃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在先进政治力量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人民才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坚决捍卫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缔造的战后和平环境秩序,不断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出发作出的坚定选择,也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和人类共同的福祉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日益凸显,国际社会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稳定周边安全、促进周边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新的举措。这对整个亚洲的共同发展稳定繁荣,对亚洲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国努力和有关国家建设合作共赢关系的过程,大大促进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正致力于和美国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出高水平特殊性的特点;中印两国总理去年实现互访,在求同存异、加强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全面提升同中亚国家的关系,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主动提出要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诚意。

     然而,现实中,仍有不少人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心存疑虑,一些人把亚洲安全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中国的发展,还有意无意地把新殖民主义、强权政治、武力威胁等帽子往中国头上扣。对此,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中国把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一项国策,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同时,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很坚定,中国从未主动挑衅,中国的原则和底线也不允许挑衅,中国绝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外来压力,也不会以牺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这也是和平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