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石化公司退管中心勇士管理处的遄台生活区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1600平米的大花园。平时,附近居民都喜欢过去转转。尤其是夏天,花香飘满园时,人来人往。但在人群中,你总能看见两位老人在埋头干活。提起两位老人,社区的人们都伸出大拇指。因为年逾古稀的二老花费11年的时间做了件大事——建花园。
11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垃圾场,夏秋荒草一片,蚊蝇横飞。83岁的李玉斌老人和79岁的许曰侠老伴,决心清除垃圾,建座美丽的花园。11年后,老人的辛劳付出终于有了成果,曾经的垃圾堆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清除垃圾 开荒造园
说起建花园这事,李老认真地说,“当时其实不是我的决定,是我老伴坚持要这么做。”原来,2000年快到三八节的时候,许老琢磨着,到了自己的节日,得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吧。社区的垃圾场绿化队清理了七八年都没弄好,这也成了许老的一块心病。
要是在这上面建个花园该多好。许老把想清理垃圾、建花园的想法跟家人一说,当时就遭到了儿女的反对。“人家绿化队都整不好的事儿,光靠你们怎么行?”自打当兵,许老就养成了种些花花草草的习惯。在她看来,有花有草的社区才更美。在许老的坚持下,二老一起先联系了社区管理部,又找到了绿化科,向他们提出领养荒地建花园的申请。一个周以后,申请批准了。社区绿化队为了表示支持,还给二老提供了建花园的简单工具。这让老人倍受鼓舞。
但二老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当天,二老就开始了清理垃圾。用?头刨,用铁锨地翻,就靠着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二老每天跟垃圾作斗争。累的时候,老人就哼几句革命歌曲。慢慢地,垃圾战终于有了“战果”——二老开辟出一块小荒地。这还不行,还得运点土回填。二老就推着小推车,把附近一所中学搞基建挖出的好土运来。土地铺平整了,接下来就开始种花草。然后再清理垃圾,如此循环。老人将垃圾场划为几个区域,逐个“消灭”。
平时,李老和许老到处收集人家不要的废旧红砖、水泥砖,拿回来铺路。李老笑着说,“我们就当锻炼身体了。没弄这花园之前,我们老两口一身病。总觉得老了快要走了。但自从建了花园以后,病也没了,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劲。”
就这样,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庞大工程的前期总算完成了。当一座1600平方米的花园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感动。曾采访过二老的杜振芳说,“太不容易了。当时光挖出的垃圾就堆成了一座小山,社区管理部先后拉了40多车才运完。”
种花种草 甘做辛劳的园丁
而4年只是一个开始,花园里还有很多地方没种上花草。二老继续坚持着开荒造园。没曾想,这一坚持,就是11年。如今,很多花草树木都在这儿“安了家”。这都要归功于老人做事的专注与耐心。当时,为了提高花草的成活率,许老特意买了书籍,回家研究。“花种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浇水;树苗怎么培育,这些讲究着咧。”许老笑着说。
为了给花浇水,老两口就从三楼家里一桶一桶往花园提水。后来,一位从绿化队退休的老同志看见了,就帮着联系了绿化队,给接上了水管。邻居们也从家里拿出闲置的水缸,放在花园。老人数了数,一共11口大缸。
“这是邻里们对我们老两口的支持。建这座花园,大伙也帮着出了不少力。”自建花园起,不断有人送来铁锹、镐头、手套;有人特意过来送树苗、花种。“这园子里的花、树都来自五湖四海。”许老说。这些花、树更像是他们老两口的孩子,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每天早上5点,老两口都要准时起床去花园除草、施肥。这1600多平米的花园清理起来也是个不轻松地活儿。李老笑着说,“我跟老伴都有分工。她负责东半球,我负责西半球。出工前,我俩儿都要先开个交流会,我们还要互相点评。好玩着呢。”现在他们又多了个帮手。李老发现隔壁的邻居也是孤老一人,回来跟老伴商量决定成立个“互助组”,也好相互照顾。老邻居听后很高兴,而且还加入了早上清理花园的行列。
自从有了这座花园,社区也多了几分和谐与快乐。齐鲁石化公司特意为花园建了个牌子,并起名为“开心花园”。李老高兴地说,“希望开心花园能给每个来游玩的人带来欢乐。”
编写“悟语” 点亮人们的心灵
如今,花园又多了个称号,叫“心灵育园”。这是因为老人在花园里建起了“和谐社区生活园地”宣传栏,呼吁大家一起来爱护花园。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二老还当起了“心灵美化师”。
李老说,当时建“心灵育园”也是受一些事儿的启发。眼看地瓜花马上要开花了,有人偷挖“地瓜”时把花儿踩坏了;刚栽的无花果树,一夜之间被偷走了;精心培育刻有吉祥字的小葫芦,被捏碎糟蹋了……“当时我就跟老伴商量,要想让花园得到持久保护,不仅得美化环境,还要美化心灵。”李老坚定地说。于是便有了点亮心灵的“悟语”。
李老说,“每期悟语都是我们老两口编写的。我先写好初稿,然后在后面打上一个勾;然后再修改,打上第二个勾;最后交给我老伴审阅,她要是打上第三个勾,‘悟语’才能发表。审核严格着呢。”二老围绕和谐社区这一主题,结合一生的经验教训,联系生活细节,提炼出“悟语”,定期在宣传栏上刊登。每3天1期,到今年7月,“悟语”已经出了248期,每期共8条。
为了写好悟语,李老和许老平时也加紧学习。每天下午2点到4点是学习时间。许老笑着说:“咱也得活到老,学到老。”慢慢地,“悟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很多人都来跟李老要原稿抄写。
李老说:“我们老两口计划着,到我85周岁时,这“悟语”差不多就够3000句了,我们想把它编成书出版,就叫《一生悟语三千句》。”老人还决定百年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已经签了字。如今,两位老人已将花园当成了晚年的一份事业,每天兢兢业业给花园除草,打农药,忙得不亦乐乎。
“悟语·感恩”一期中写道:记住父母的生日,记住朋友的名字,记住你喜欢的诗词,记住老师的教诲。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两位老人,记住他们的名字——李玉斌和许曰侠;因为11年,他们在建造美丽花园的同时,也给我们建了一座心灵的丰碑。
《悟语》选摘
1、良言一记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该说会说是一种水平,该哑则哑是一种聪明。
2、知恩知报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为了营造美好幸福的未来。
3、当你和别人握手时,要握紧;当你说对不起、再见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如金。
4、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不是金钱、物质,而是发现自己最爱的老伴也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