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网发布为身边烈士建立网上纪念馆及征集烈士资料的通知以来,有不少“家”人为自己熟知的烈士建立了网上纪念馆,同时,我们还收到了大量的“家”人来稿,并从中选取了十名烈士资料为代表进行展示。让我们跟随着这些资料,去回顾烈士们为国为民牺牲的英勇历史。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烈士致敬!
姚琪(1920-1944.8),原名姚世卿,蓬莱市马格庄镇中村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他参加蓬莱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姚琪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先后担任蓬莱抗日民主政府保卫大队中队长、胶东军区五旅十五团(后改为十四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主任等职。
事迹:1944年8月13日,姚琪和郝斌受胶东军区派遣,与盘踞蓬莱县城的伪军大队长郝铭传谈判。谈判中,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姚琪和郝斌坚持“伪军必须接受改编,伪军中队长和伪区长以上人员在‘三井’、‘三菱’洋行的存款必须交我北海银行”等谈判条件。郝铭传见无利可图,便背信弃义,将姚琪等扣押刑审,企图得到情报。审讯中,姚琪大义凛然,痛斥郝铭传投靠日军、祸国殃民的罪行。20余天后,郝铭传将姚琪和郝斌等押到北门里西边城墙根下活埋。临就义前,姚琪等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牺牲时年仅24岁。
徐宝珍(1926-1944.9)同志是博平徐家河口人,1944年9月牺牲于官庄村西,其长兄徐宝珊在129师新八旅任团长,1942年英勇牺牲,其三兄徐宝壁在一军分区五团任一营长,在1945年10月,攻克茌平县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1947年春,博平县政府在徐家河口召开追悼会上有这么一副挽联;“一门三烈士,兄前仆,弟后继,抗战救国,堪同杨门媲美!七子尽英豪,屋俱焚,财充饷,毁家纾难,可与子文齐芳。”
事迹:1944年9月的一天,解光临同志同张志安副政委率4个连在拂晓前,埋伏在津浦铁路宴城车站以门楼,埋击伪军张德三部之敌。由于铁路北端我部一个连队出击过早,至使敌人逃窜,在追击中尽俘获七、八人,将敌已构炮楼、部分围墙破坏后,即向南行进驻于薛官屯休息。中午日军二百余人,从济南白马山出发,乘火车至宴城以北下车后,向我军奔袭,行至官庄遇我民兵阻击。我部闻枪声后即迎敌于官庄村西。与敌接触后我部正面留一个连,与敌对恃。以三个连利用青沙帐作遮挡,迂廻于敌之后。敌忙慌应战,在轻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撤回宴城。我部毙、伤敌二十余人,我部也付出伤亡十余人的代价,徐宝珍在接迎击败敌人时英勇牺牲。
夏侯苏民(1919-1946),原名张培礼,蓬莱县夏侯村(原名兴村)人,胶东战斗英雄。七·七事变后,他与同学共同组织抗日救亡服务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2月参加蓬莱县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中队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军分区参谋处长、参谋长、团长等职,在蓝村、莱阳、塔耳埠、胶县、高密、即墨诸战役中,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多次荣立战功,受到过6次嘉奖。战斗间隙,他刻苦学习军事理论,总结战斗经验,著有《对顽村落作战的几点初步经验》、《攻城战斗的几点经验》、《兵团作战指挥上的几点经验》、《平原地隐蔽游击战》、《白天攻坚战的几点经验》等军事理论文章。
齐进虎(1926—1950.12.1),侦察英雄,山东荣成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东野战军任侦察排排长。荣立一等功两次,五次当选为模范。
事迹: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带领三名侦察员潜入国民学政府军防区,活捉敌旅部一名人员,缴获敌七十四师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等文件。1948年济南战役中,率侦察班九次潜入敌军阵地,俘敌谍报员、文书等六人,取得重要情报,全班立集体一等功,获“齐进虎班”称号。3月中旬渡江战役前夕,率五名侦察员暗渡到国民党政府军占据的芜湖以西长江中的黑沙洲侦察,在当地群众的掩护和协助下,坚持三十一天,摸清了敌情和地形,为部队渡江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后被华东军区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侦察队副队长。12月在执行任务中触雷牺牲。遗体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杜占芳(1927-1949.7),又名杜吉刚,男,山东省平阴东桥口人。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员,1949年3月参军,1949年7月宜(昌)当(阳)战役中牺牲。
事迹:杜占芳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饱尝了饥寒交迫的艰难生活,在党的培育教育下,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贫苦大众的救星,因此在村党组织的培育下,积极参加民主斗争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1950年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书》记载,其于1948年10月在天津参加解放军,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1955年颁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记载参军时间为1949年3月,与民政局的烈士登记表记载一致。当时党组织动员青年参军,他毅然告别刚刚新婚两个月的妻子和年已六旬的父母,参加了解放军,被编入47军141师423团4连,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军后,他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战勇敢,冲锋陷阵,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赞扬。同年7月,他随部队参加解放宜(昌)当(阳)战役,在战斗中,他跟随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牺牲,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年仅22岁的年轻生命。(寻遗骨)
任常伦(1921-1944),出生在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东南山区的孙胡庄村,父母都是贫苦农民,1938年17岁的任常伦参加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参加八路军山东军区胶东主力部队,被编入十四团二营五连,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战功卓绝,1944年7月任常伦被评为战斗英雄,8月出席了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荣获“一等战斗英雄”称号。1944年11月在海阳县长沙堡战斗中英勇牺牲。遗体埋葬于英灵山烈士陵园。在任常伦短短四年的征战中,他参加战斗120多次,受过9次重伤, 1944年8月任常伦在山东军区英模大会主席台上介绍模笵事迹时,台下听众问他:“你用大盖枪一共打死多少鬼子?”“没有详细数,大概一个连差不多。”“你打死的了鬼了中有几个是小队长以上的?”“有一个排。”“伪军呢?”“有两个排。”
曹玉海(1923-1951.2),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祖母和嫂嫂拉扯长大。1943走上抗日前线,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4月14日到5月18日,在著名的四平血战中,曹玉海所在的五十六团和兄弟部队一起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他几次负伤,每次都是下去包扎后立即重返前线。由于英勇异常,战功显赫,曹玉海被军部评为战斗英雄、保卫四平十勇士之一。
在东北战场上,曹玉海还参加了1947年夏秋冬三大攻势,又参加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辽西会战,四平恶战,直到沈阳解放。辽沈战役后,曹玉海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和南下渡江战役。从1945年进入东北到1949年渡江西进,他先后在战斗中立功7次,其中立大功3次,获奖章5枚,并多次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纠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悍然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刚刚转业仅4个月的曹玉海费尽周折终于如愿重返战场。在朝鲜战场上,我军与美韩敌军共进行了5次大战役,曹玉海参加了前4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中,曹玉海的营守卫京安里以北,主阵地在三五0点三高地,这一阵地直接关系到三十八军防御阵地的稳定,关系着整个朝鲜战局的进展,意义特别重大。在这次恶战中,曹玉海的一营苦战7昼夜,歼灭美军680多人,是我志愿军营级建制上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在弹药耗尽的最后关头,曹玉海让剩余的20多名战士,每个人身上都绑上了手榴弹,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在敌人的第七次进攻中,曹玉海率领战士们从战壕中跃出,端着枪冲向了敌人。激战中,两颗子弹打中了曹玉海的胸部和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宫川英男:一排左一)
宫川英男(1920~1945),日本人,原是一名侵华日军,在双乳山伏击中被俘后,被送到鲁西南地区由日本共产党组织的“反战觉醒联盟支部”,认识到日军侵华的本质,他自愿参加了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写对日军的宣传材料,瓦解日军。1945年6月,在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科日军工作队执行任务时,宫川英男被日军包围在万德镇官庄村,突围时牺牲。
事迹:为了瓦解日军斗志,他在宣传单的醒目位置印上了“对士兵不许打耳光”、“士兵不是牛马”等宣传口号。还有的印上了“家里老少在眼巴巴地盼望着你回去!”“请千万保重身体!”等内容。樱花节、五一节及新年等节假日是日本兵最想家的日子,宫川英男就组织人员为思乡的日兵送去慰问品,使思乡厌战的情绪在日军中迅速蔓延。在宫川英男的“攻势”下,不少日本兵投诚。这让日军非常恼火,开始以一架飞机的高价悬赏宫川英男的人头。
他不仅工作有头脑,而且作风比八路还八路。在生活上,宫川英男艰苦朴素,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上级发给他的生活津贴费,他总是拿出来给大家买菜吃;在政治上,他从不迁就错误。有一次,他得知和自己一同工作的日本战友对房东姑娘作风轻佻时十分气愤,立即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