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副总理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时,成立了中央航空俱乐部,航空俱乐部由初级教练机和滑翔机组成。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从专业对口的单位调来的。我是1956年初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航空学校飞行三团调来北京航空运动俱乐部的。

在航空学校学习的时候,也许是我特别适合飞行,我的驾机技术掌握得比较快。刚学飞不久,主任教官突然命令我单飞,我感到十分意外。登机后,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稳定一下紧张的情绪,检查身上已系好的安全带,驾驶飞机缓缓地向起飞线滑去,看到信号员竖起白色的起飞信号旗后,我轻轻地把油门推满,滑行、加速、拉起、……,飞机飘然离开地面,平稳地飞向蓝天。在空中,我扭头向后看了看平时教官坐的后舱,已是空无一人。这时,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终于能独立驾驶飞机在祖国的蓝天上自由翱翔,多年的夙愿实现了。我控制着激动的心情,冷静地按规定通场一次,然后下降高度,通过跑道转弯进入航线,接着对正跑道下滑,以一个漂亮的轻三点着陆了。在以后较长的一段训练时间里,都是我独立操作,教官坐在后面看。经过十一次的起落练习,我取到了单飞水平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中级教练资格认定,也得到了时任空军军校部部长陈熙的大力赞扬。

正是由于我的出色表现,1956年春节过后,在贺龙同志的关怀下,我和其他10名同志被陈熙部长推荐到刚刚成立的中央航空俱乐部工作。同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所在的飞行大队奉命参加北京“庆五一、全民大联欢”活动,接受空中检阅。这个光荣的任务,让大家激动不已,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一天大显身手。从此,我们也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生活。受训地点选在北京南苑机场,每天半夜四点准时集合,枯燥的单项训练动作,教官只教一遍,做不好的就只有等着挨批的份了。下午,还要专门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一遍一遍加以改进。从接到命令组建阅兵飞行队,到组织飞行、机务人员进行培训,我们仅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

在受阅飞行的前一天,每个参加受阅的飞行人员都留下了这样一段誓言: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葬身中南海、北海,也不让飞机掉在广场和附近的建筑物上,决不能让全世界人民看笑话,决不能给人民空军丢脸!

195651上午,阅兵指挥部向受阅飞机下达了起飞的命令。我们驾驶着九架通体鲜红色的ЯK18型飞机轰鸣着依次从南苑机场腾空而起,按照规定的航线、高度、速度出航,在北京东郊通县双桥铁塔上空编队集结待命。通过天安门还有一个问题,飞机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让观礼台上的首长和广场上百万群众看得清楚,又要绝对保证安全,为此我们着实费了不少苦心。10时整,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编成3个“品”字队形的9架飞机,以300的高度,中间相隔50的整齐编队,分三个梯队依次进入受阅航线,由东向西飞越天安门。当九架飞机以整齐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城楼上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仰望空中,不断挥手致意,地面上群众如雷的欢叫声淹没了飞机的轰鸣声。

空中检阅结束了,无限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占据着我们每个飞行员的心田。第二天,我们又得到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贺龙副总理要在北京灯市口一饭店宴请全体队员,给我们每人统令嘉奖一次。

招待会开始了,贺龙同志很高兴,“同志们,来干一杯!”说完举起酒杯喝了一大口,我们激动地举着酒杯,不知该说什么好,也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干了。贺龙同志还对我们说:“陆、海、空军都要有好的体魄。飞行员1 小时飞行几百公里,以至上千公里,没有好身体怎么行?所以,搞好航空事业,向国家输送航空人才,是你们这些雄鹰的责任,也是奠定中国航空事业在世界的地位。在此我谢谢你们了!” 

我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是我永远难忘的回忆,它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特撰此文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