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巧遇李姐,仔细打量,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很多,心中不禁多了些感叹。她却笑着说:“我退休了!”

“退休!”我很意外,上世纪70年代,我与李姐一同下乡。她在乡村找了婆家,后来,知识青年返城,李姐才回到城里,也与乡村婆婆分开过了。一晃这么多年,李姐已退休了。她一定经历了生活中的太多劳累。

“别人退休后,有的照顾孙辈,享受天伦之乐;有的与老伴外出旅游,饱览山水美景……你呢?”我问她。李姐摇摇头:“我呀,我退休以后,又回到乡村婆婆家了。婆婆不愿意来城里,她身体又不好,我就去尽点孝心,伺候伺候她老人家。”

见我有些诧异,李姐说:“怎么,想说我缺心眼啊?”不容我回答,她又说起来:“我在乡村那些年,婆婆一家对我那么好,退休以后去照顾生病的婆婆,也是应该的。那天,我与俺家那口子盘点了一下两年来伺候婆婆的日子,你别说,不光付出,我还赚到了不少,收获很多!”

“收获了什么?”我好奇起来。

李姐打开了话匣子。她说第一,收获了为老人尽孝的心理慰藉。婆婆患老年脑退化症,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上班的那段日子,给婆婆请了保姆。现在我退休了,有了大把的时间,就干脆自己照顾,因为亲人能更加细致。定时给婆婆吃药、定时给婆婆擦身,甚至半夜几点起来给婆婆把尿,心里都记得清楚。平日里,还能给婆婆讲故事、放婆婆最喜欢的戏曲听。婆婆爱吃哪一口,我能第一时间满足她。有时候婆婆心情不好发脾气,我也能包容。回想当年我进了婆家,婆婆一直像待亲闺女一样对我,现在她老人家需要照顾了,我当然应该尽心尽力。

其二,收获了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家教成果。都说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榜样,自打退休专心伺候婆婆以来,我发现我女儿变了,变得非常懂事。现在的她特别关心我、心疼我。女儿常说:“妈,您跟我奶奶没有血缘关系,但还是这样用心地照顾她,值得我学习。”我相信行动是最好的家教,能够在孩子身上播下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我们这些当长辈的希望。

第三,收获了日子充实、忙并快乐的退休生活。常常听见退休的朋友唠叨说很无聊,用打麻将消磨时间。我觉得一坐就坐一晌,对健康也不利。我伺候老人,活儿虽然十分琐碎,整天也不得空闲,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其实伺候老人、做家务,就是在活动身体。就这样天天都“变相运动”,我的血压反倒正常了,睡觉也香甜了。

李姐的话让我感慨万分。退休生活方式确实多姿多彩,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但像李姐这样退休后选择伺候老人,不仅有意义、也是很实际的。她的尽孝,不仅让老人晚年生活幸福,自己也不会留下遗憾,还能延续尊老孝老传统,一举三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