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走访了各暑期班,发现在接送孩子的队伍中,老年人占了绝大部分。图书馆暑期班的一楼,几个看着报纸的爷爷正坐在椅子上,等待孙子下课,旁边还有一位奶奶,为了打发时间,苏奶奶正在织着毛衣,“孙子今年四年级了,他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但对他期望很高,要求他每天都要到图书馆来看书。”苏奶奶说,孙子如果看书看得入迷,就在图书馆里待上一两个小时,自己就带上毛线,在这里一边打毛衣一边等他。
下午3点正值京口少年宫上课的时间,前来送孩子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更多的是老年人,公交站台陆陆续续走过来一些牵着孩子的老人,还有一些是骑着车载孩子来的。在大厅,送孙子来上课的吴爷爷告诉记者,孙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他的父母希望在暑假里学习更多东西,于是帮他报了暑期班。孩子父母白天都要上班,上课的接送任务就交到了他手中。吴爷爷说,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白天要负责买菜做饭,下午要送孙子上课,虽然很累,但看到孙子成长,心里特别开心,“就这么一个孙子,全家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只要他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再累也是值得的。”
采访中,大部分老年人都表示,子女上班忙,没空带孩子,每到寒暑假,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给孩子当“保姆”,照顾他们的起居,送他们外出上课等。假期无人监管,孩子的安全最重要,不少父母也很无奈,“如果让他们独自在家,无人看管,我们上班也上得不安心。”
“爷爷奶奶常年当保姆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暑期班谭老师表示,儿女长大后,老年人应该到了享清福的时候,现在又要替他们接送子女上下课,俨然成了“暑期保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不论是父母或是爷爷奶奶,为孩子服务,做保姆都是理所应当的。夏季炎热,老年人接送孩子很辛苦,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心,能为子女做些事,照顾自己的孙辈,他们也很开心,“其实年轻家长可以利用暑假期间,孩子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机会,更多地培养孩子们的孝心,不仅是老人带孩子,更是孩子陪伴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