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一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日,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全体党员及职工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个光辉节日,回顾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成长发展里程,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从天津市内燃机研究室的创立,到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成立及到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的创建;从汽油机质量监督检测站的创建到国检中心地位的确立;从双手图板画图到计算机三维造型;从一无所有到动力试验楼、综合试验楼、设计大楼,及占地近千亩的国内第一个摩托车试车场崛起……,这一幕幕历史的画卷,留下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几代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伴随着人民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及中国内燃机、摩托车工业的起步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步又一步的前进脚印,真实记载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几代人共同奋斗的光辉岁月,及广大职工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精神创造的丰硕成果和对中国内燃机、摩托车工业发展而做出的突出贡献。

今天,坐落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内的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固有净资产两亿,职工400多人,科技人员占从业员工总数的9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250多人。形成了科研、检测、产业互动并进的格局,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面对今天事业的辉煌,大家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今天。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我国内燃机工业亦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在建国初期就有了较快的发展。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自己生产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东方红牌55型履带式拖拉机。天津市的内燃机工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天津动力机厂于1951年生产出4146型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天津机械厂生产出为发电机组配套用26型汽油机,天津内燃机厂生产出农机配套用1105型立式柴油机。1957年天津市内燃机行业职工已超过3万人。为了适应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分别在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多所工科院校设立了内燃机专业。天津大学动力工程系内燃机专业以其专业设置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及实验室装备齐全等优势,内燃机学科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就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前身天津内燃机研究室奠定了基础。为了满足天津市内燃机工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天津市决定组建内燃机专业研究机构,19585月,天津市机电工业局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同组建了天津市内燃机研究室。19607月天津市农机局决定将天津市柴油机修配厂作为研究室的试制厂与研究室合并,天津市内燃机研究室改称天津市内燃机研究所。1963年在国家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共184万元,其中农机部投入基建工程资金104万元,教育部投入测试设备购置资金80万元,1965年在天津大学西区西大坑处一片杂草丛生的洼地上建成了在当时国内一流水平的,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山字形单层结构式小功率内燃机动力试验室,24部先进水平的试验台随即投入使用。同时天津市内燃机研究所更名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面向全国服务。

1966年及以后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研究所正常的政治思想、行政管理、科研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干扰,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广大科研人员出于对党对国家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仍坚持开门办所,积极主动地搞好所内外的三结合(所内三结合指干部、知识分子及工人之间三结合,所外三结合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之间的结合),在国家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下,深入全国各地有关企业,通力合作,多方面开展了内燃机领域的科研与新产品的设计研制工作,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1974年,为了加强内燃机零部件的试验研究工作,经一机部批准,天津市一机局下达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续建4000平方米零部件综合试验室任务,共投资人民币70万元, 1975年综合试验室建设竣工,并于当年投入使用。1975年,下达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军工重要技措项目,筹建低温试验室,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总计投资180万元,于1979年竣工。在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具备了小型内燃机动力产品设计及试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更令大家难忘的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民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新步伐,掀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邓小平同志的两次南巡讲话像温暖的春潮吹遍了祖国大地。从八十年代起,我国摩托车工业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飞速发展。校党委因势利导,对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提出了“放水养鱼”的方针。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遵照校党委的指示,根据当时的形势,利用在小型汽油机方面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及时把科研工作的重心转向摩托车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拓展空间,不等、不靠、不要,踏上了一条自求生存、自主发展之路,使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并入了国家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新的跨越。

改革成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发展的强大动力。19804月,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制订并下发了《科研工作经济管理暂行办法》, 1984年六月在党的十二大路线的指引下,进行了科研体制改革探索,制订了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方案。19923月,出台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993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补充规定》,后来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规章制度。20008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1986年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天津摩托车发动机研究所,并经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批准组建了面向全国摩托车行业企业服务的中国摩托车质量天津监督检验所, 1994122日建立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19971月,经机械工业部批准,原机械工业部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天津分中心)升格为机械工业部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天津),1999122日,投资500多万元的设计大楼在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成立五周年的光辉日子里竣工并投入使用。2001年10月21日,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近千亩的国内第一个摩托车综合试验场落成。

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发展的过程中,党的建设始终摆在重要的地位,建所初期就建立了党支部,1963年党的组织就由党支部改为党总支,1984年又升格为党委。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成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各项事业的发展重要保证。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培植、历炼和积淀的自我生存的理念、加快发展的理念、科技为本的理念、市场导向的理念、效益为中心的理念,成为支撑、激励全所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财富。

1958109日,邓小平同志亲临天津大学,视察了内燃机研究室研制的361转发动机,20016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市长李盛林的陪同下来天津大学考察产学研情况时特地来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视察。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给予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广大党员及职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家决心更加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把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