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因为年轻,内心便有了一种自命不凡的躁动。自从走近关心下一代队伍,我的心渐渐平和下来。因为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许多老党员、老同志那朴实无华、平凡动人的事迹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于是,我懂了,作为一个奋发向上的青年应该怎样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怎样坦然面对人生。
很多老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和人民解放,荜路蓝缕,探求革命真理。面对艰难困苦,他们报以百倍的信心与勇气;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与疯狂屠杀,他们以铮铮铁骨,表现出浩然正气。新中国建设时期,他们惮精竭力,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以自己忠心报国、一心为民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篇篇慷慨诗篇,以气贯长虹之势永远回荡在我们心间。如今退休了,他们仍身退志弥坚,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
郑州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67岁的卢甲香曾患过三种癌症,动过四次手术,切除了七个器官,仍以昂扬的斗志,组织孩子们开展集邮等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河南商丘64岁的老农王泽林苦心孤诣创办孤儿院,带领全家省吃俭用、土里刨食供养59名失去双亲的辍学儿童;中牟县教委关工委70多岁的段希超为了给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关心下一代报》一到,就蹬上轮车,拉着孙子和杂志挨家挨户地送……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同志,他们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孩子们身上。他们开展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开展普法教育,使青少年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并通过建立帮教小组,挽救失足青少年;他们积极传播和推广科学技术,帮助青少年学科技、用科技;他们省吃俭用,捐助贫困失学少年,不顾年高体迈东奔西跑呼吁社会奉献爱心……每一个老同志,身上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老党员都是一首愈老愈醇的歌。
是什么使他们品格如此高尚?又是什么使他们意志如此坚强?曾经一度困惑的我终于害然开朗: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信念,那就是马列主义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事业。不是吗,多少年来,他们始终坚守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高举着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着江泽民三个代重要思想。在工作中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不计分文报酬,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充分发挥协调、配合、指导、引导作用,利用时间、威望、经验等优势,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他们不辞辛苦地工作着,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誓言。正是他们恪尽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的党旗才高高飘扬;正是因为他们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我们的党旗才越飘越鲜艳。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党的信心和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为党旗增添着光辉。
看到他们,我心中油然生出无限敬畏。同时,心里也多了一些惶恐不安。想想自己在大好时光中的无度挥霍,想想面对挫折时的迷茫失措,心生几多惭愧。老党员们所做的一切,能不让我对社会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义务吗?是的,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年轻朋友们,为了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为了我们国家更繁荣富强,让我们珍惜大好时光,沿着老党员这面旗帜的方向努力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