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急需关怀的群体

不久前,某单位的一位退休职工被发现在家中不幸去世。所谓被发现,是因为该老人何时去世并不为人所知。这位老人早年离异,没有生育,有一养子远在福州工作。他与养子约定,每周通一回电话,但老人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只能通过公用电话与养子取得联系,这次其养子是在两周内未接到他的电话后,心里不安匆忙赶回后才发现他已过世多日。
   
这也许是个特例。但是,于社会而言,对老人的关心照料问题却绝不是个别问题。这些年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家庭中也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三代以上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了,子女们一旦成家,纷纷自立门户,即使在一栋楼里也不愿同老人共同生活在一套房内,使老人生活的氛围成为空巢;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老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了,他们的健康状况普遍好转,过去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六七十岁还是小弟弟”“小妹妹,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已不鲜见。特别在农村,因子女外出打工,空巢家庭可谓比比皆是。而空巢家庭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夫老妻都健康,尚可相互扶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倘若只剩下一半,又缺少晚辈在身边走动,成了孤寡老人,其生活的照料就成了大问题,万一出现意外,后果就很难设想,许多老人意外死亡,往往就缘于这种情况。
   
因此,怎样关心照料好孤寡老人,这不仅关系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而且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必然联系。如果说,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那么,孤寡老人则是这个弱势群体的最末端,尤其需要社会予以关照与温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社会保障机制似乎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机制又日益弱化,而对孤寡老人来说,这两边又都靠不上,生活困难就可想而知。所以我感到,有必要把关心照料孤寡老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都说群众问题无小事,都说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不能说归说,做归做吧,关心照料好孤寡老人,也许成不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但做好了却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因为天地之间有杆枰,这枰砣就是老百姓。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把关心照料孤寡老人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单位和社区的力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照料机制,形成单位、邻里、社区、志愿者组织等多重网络,最大限度地将关注的情怀、温暖的触角送到孤寡老人身边,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孤者不单,寡者不独,生命虽老迈,其乐仍融融,沐浴夕阳中,晚霞亦暖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