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为主线,通过搭建多种载体,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深入开展。

建立示范基地,夯实文化养老基础。市里从抓好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和花洲书院这两块主要文化养老示范基地入手,依托市区广场、公园及城乡小游园、文化茶馆等活动场地,着力加强市、乡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及老干部学校规范化建设,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夯实基础。去年市财政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对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及室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以宋清梅、姚德奇等560名雷锋生前战友为主的学雷锋先进事迹,为社会各界架起一座学习雷锋精神的桥梁。2009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3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编外雷锋团老同志们的先进事迹。目前,编外雷锋团和花洲书院逐步成为离退休干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养老”

的重要示范基地。此外,全市城区已建成古城广场、人民公园等健身活动场所50处,乡村建成小游园、小广场120处,社区文化茶馆578所,以及每年市、乡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文化养老活动,进一步奠定了老干部文化养老的软硬件基础,营造了老干部文化养老的浓厚氛围。

加强组织建设,提供文化养老保障。去年以来,全市共调整包括编外雷锋团老干部党支部在内的8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76个老干部议事组,充实完善老年书画研究会、桑榆写作中心、夕阳红艺术团、老年体协、河南省范仲淹学术研究会等各类协会组织,加强老干部巡视组、城管督查组等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了老同志活动组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满足老同志服务社会及个性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陆续成立聊天会、戏迷小组、棋牌爱好者小组、古乐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兴趣小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老干部活动组织174个。其中乡镇和市直单位老干部活动组织160个,绝大多数组织有章程、有制度、有机构、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全市90%以上的老同志参与其中。仅市夕阳红艺术团就吸纳离退休干部1000余人,下辖民俗、器乐、小品等13个表演队、28个乡镇分团。老干部活动组织的网络化,为开展“文化养老”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弘扬忧乐精神,奏响文化养老主旋律。通过定期举办老干部文化艺术节、文体赛事以及各类“文化养老”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了“文化养老”的内涵,又为老同志开展文化养老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老年文化艺术节,举办夕阳红广场文化活动和各类健身比赛活动至少在10次以上。每逢重大活动及传统节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都要统一组织老干部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去年,以迎接党的十八大、纪念干部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和庆祝全省第23个“老人节”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开展“金秋颂”大型系列文化活动,直接参与的离退休干部近5000人,是历年来活动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同时,每年还要开展“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发挥作用标兵”、“十佳健康老人”等评选活动。广大老干部通过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忧乐精神,宽范围、多层次地参与文化养老活动,已逐步成为建设文化邓州的“参谋部”、发展邓州文化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