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有一位1937年3月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她叫韩子琛。在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她深入太行山区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已79岁高龄的韩子琛同志仍然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种精神,她走到哪就把党的优良作风带到哪。侪辈人敬称她韩大姐,晚辈们尊呼她韩奶奶,她把自己晚年的余热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下一代。
为孩子们做点事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
1983年,韩子琛同志离休了,为党奋斗了一生的她,却无法安静下来。她想难道革命到头了,真的要坐等见马克思吗?她不自主地喊出声来:“不行,绝不行,我还要继续为党做些工作。”
安阳市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消息见报后,她马上找来几位同志筹划成立抚顺市关心下一代协会。为了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这项工作,她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一家家登门拜请。很短时间内,20名老红军和50多名副局级以上离休干部纷纷投身到关心下一代这一伟大事业中来。1985年2月,东北地区第一家关心下一代协会在抚顺诞生了,韩子琛同志被推选为协会主席。从此,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工作上。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工厂、从幼儿园到学校,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几年来,她为中、小学,厂矿、机关作报告20多场.听众达一万多人次。
为了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韩子琛同志经常带领会员,深入到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1986年他们到市工读学校搞调查时,发现学校水质不合格,校舍破旧、锅炉供气不足等问题。回来后她及时地找市里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市委领导很重视,很快组织市计委、教委,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到工读学校现场办公,制定了拨款翻建校舍、解决水质、改造锅炉的方案。一年后,工读学校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师生们搬进了造型新颖的三层小楼。
1990年9月28日中午,韩子琛从电话中得知新抚区葛布二校遭到水淹,1200多名学生被迫停课,她心急如焚急忙赶到葛布二校查看受淹情况。从学校回来已是下午6点多钟了,她不顾劳累,又急着找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反映情况。随行人员看着韩老因患风湿病还包着药布的手指,心疼地说:“今天都这么晚了,明天再说吧。”可韩子琛却说:“不把问题及时地向领导汇报,我睡不着觉哇!”坚持要去。当市委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指示市、区教委尽快解决。市教委很快下拨了2万元校舍修缮费。在韩子琛同志的呼吁下,在市、区有关方面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很快地复了课。
一次,韩子琛同志了解到清原满族自治县,一个偏僻山村有位离休的葛连荣老教师,在三年时间内身背挎包自费走遍全县21个乡镇,行程8000多华里,为全县近百所中小学作传统报告284场的事迹时,她顶着盛夏的烈日,来到抚顺边远的水帘洞山村,看望这位葛老师,对他几年来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表达了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的谢意。葛连荣的老伴流着激动的泪水说:“您老这么大岁数还为孩子们操劳,走这么老远的路来看我们,我一定支持老头好好干。 ”
有人看到这位79岁的老人整日为青少年操劳,不解地问韩子琛:“您这么大年龄了,分文不取,到底图个啥?”她回答说:“我一不图钱,二不图名,只图青少年健康成长。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
我们生活虽然富裕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
韩子琛同志原任抚顺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行政12级,在当地可算位尊薪高。凡是去过她家的同志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家里那些摆设和用品同一个原市级领导干部身份显得那么不协调。家中至今还用着五、六十年代的单人木板床,一坐上去就吱嘎乱响的藤椅,脱了油漆的写字台,床上铺的是破旧凉席,缝了又补的旧枕巾,韩子琛同志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她衣着也很朴素,灰布帽、蓝布衣、解放鞋。
韩子琛同志在生活上刻意求简,纯朴至清。有的同志对她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资收入不少,子女都工作了,该享享清福了,何必对自己这样苛刻呢?”她说:“我们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共产党人在国家和人民还没有完全富裕起来时,怎能心安理得地享清福呢?这样做,我心里踏实。”
韩子琛同志对自己、对家庭“抠”,而对党对人民却大方得出名:
——1964年,韩子琛从报上得知家乡遭了水灾,便悄悄邮去了钱。直到1978年的一天,她儿子在收拾房间时才无意中发现了已发黄的800元钱汇款收据和一封来自家乡的感谢信。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她与老伴从补发的工资中一次就拿出5000元交了党费。
——l984年,韩子琛老伴、原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吕鸿安同志去世后,韩子琛根据鸿安同志的遗愿,用2000为老伴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又向鸿安同志的家乡——河北省磁县捐献2000元,用于家乡办教育。
——1986年,国家颁发了义务教育法,她给家乡——河南省临颖县寄去3000元钱,资助家乡发展教育事业。
——1989年,韩子琛向刚刚成立的抚顺市教育基金会捐款1000元。
抚顺东部山区遭受水灾,她给灾区孩子捐款120元;永安台街道成立关心下一代分会,她送去50元;抚顺市成立雷锋基金会她赠上100元;机关哪位同志病了,她都设法带营养品去看望;谁家生活有困难,她解囊相助;帮教失足青少年,她自己掏钱给他们买书;永安台街道幼儿园没有电视机,她把自己家的送去……。
有人粗略地统计一下,韩子琛这些年来仅大家知道的捐款数额就达15000多元。面对这一笔笔感人的捐款,人们赞颂她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舍得一切而唯独没有她自己韩子琛说:“这些钱是人民给的,再把它奉还给人民是完全应该的。这样做,我心里踏实。”
几年来,韩子琛同志为了关心下一代到底做了多少好事,人们已无法计算。而她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却传得越来越广,省、市新闻单位都多次作过宣传,她多次被省、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被评为抚顺市学雷锋标兵、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每当有人提到她的这些荣誉时,她都谦虚地说:"我做的离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