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道引起各界的关注。目前和老人发生冲突的年轻人已经找到。办案民警介绍,“他是名在校大学生,外地人,20岁,当时他上919路公交车,本来要坐到终点站,结果因让座与老人发生纠纷。有乘客担心他们冲突升级,就劝年轻人提前下车。”民警称,老人晕倒的具体时间还需进一步询问。“因为年轻人和老人发生了肢体冲突,老人猝死,年轻人应有部分责任,尸检结果还要五天左右出来。”
原本只是让座这样一件简单的小事,却因暴力冲突演变成了一场悲剧。这起事件把近来不断升温升级的“暴力让座”风波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何公交车让座争端不但从来没有停过,反而越演越烈。
“暴力让座”是社会的不幸
公交车上,一些年轻人占着“老幼病残孕”专座不让,承受着乘客的目光压力,乃至无声的道德责备,这并不少见。然而,如果一个年轻人因为坐在“照顾专座”上不动,而被老人“暴打”,且这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公众的眼球中,你如何看待?
今年3月沈阳一女子因为给老人让座的时候嘟囔了一句“为什么偏偏是我让座”,被老人及其儿子儿媳三人暴打,鼻血直流……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9月8日刊登文章:动粗的老人该不该享受让座待遇?5日13时左右,在武汉汉阳801路公交车上,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因坐在老年座位上没有给旁边的老人让座,被几名老人暴打!事发后,汉阳警方到达现场将涉事人员带离公交车。据悉5名打人的老人都六七十岁,聚会完毕准备回家。目击乘客说,老人们就站在男青年身边,可能是没有站稳,碰到了他,谁知男青年骂了几句,老人们表示,不让座也就算了,何必要骂人。争吵拉扯中,一名老人趁机打了几拳。警方介入并调解,目前双方已相互谅解。男青年经医院检查并没受伤。说实话,不管起因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男青年并没有出拳,而这群本该被尊敬的老人,却暴力相向。
“暴打”这一个充满戾气的词语,竟与“老人”和“让座”这样充满温馨的词语连在一起,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不幸。
必须承认,在颠簸不定的公共汽车上,“特殊乘客”理论上更需要座位,但这里面也还有个“两厢情愿”的问题,并非每位特殊乘客都想要别人让座位给自己。
当然我们提倡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因为“尊老”是传统美德,但别忘了,“爱幼”也是美德。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有时未必是缺少爱心,也可能是身体疲劳不适、心情不好、粗心大意等原因所致。因此,老年人对年轻人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一味指责,更不能以不尊老为由对不让座的年轻人拳脚相加。
律师建议:挨打要报警 受伤可索赔
广州律师朱永平指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仅是一种倡导性的规定,并无处罚措施。“不让座”目前来讲还是少数人的行为,其行为本身的危害性也不大,所以还不足以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规范,仅在道德范畴内讨论。
但如果同时发生了类似“扇耳光出血”这样的事件,根据《治安处罚法》则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行为”。乘客购票上车,则与公交公司形成合同关系,所有乘客都是平等的,具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因此,被伤害人可以起诉对方并要求索赔,包括误工费、医疗费甚至精神损害费等,警察也可以对打人者进行罚款和警告。
让座是一道个人自选题
公交车上频频发生的未让座引发的暴力事件已经成为全社会突出的矛盾。
不少年轻人不禁产生了该不该让座、该给什么样的人让座的疑问。其实,让座是必须的,问题在于该给什么人让。如今,老弱病残孕似乎成了让座的代名词。但可曾想过,这样的概念是有问题的,老、弱、病如何界定?多少岁算老?生什么病可以被让座?至于“弱”,就更模糊了。
该给谁让座?答案只有一个:有需要的人。
老弱病残孕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需要的人,但不全然。其次,如果一位老人与一位病人看到了同一个座位,那又应该谁让谁呢?应该是需求更大的人。这里存在一种比较,而不是一刀切:只要是老人、是孕妇就要座位。
据新闻机构调查显示,约93%受访的年轻人称,在遇到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群体时,会主动让座。70.40%受访者遇到过“主动给老人让座,但老人感谢后体谅年轻人而婉拒”的情况。而遇到老人主动要求年轻人让座的仅为18.24%。同时,有3000多位受访者坦言,曾有过没让座的情况,不让座原因前三位的分别是:身体不舒服、工作太累好不容易坐下、老人看上去身体健壮。
让座是一种美德,也是一道个人自选题,它不是一种法律义务,别人怎么做与自己怎么做是两码事。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事件常常会出现沉默的一方。老年人离网络远,不玩微信,不掌握大众传媒上的话语权,他们在自媒体舆论场是失声群体,所以一旦有这样的事,事情还没全貌呈现,年轻人的口水便失去理智地在网上说要伐恶。可老年人的失语,也就很难在互相理解之下达成共识。
社会的宽容,体现在对弱者的态度上。尽管一些老人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不太令我们满意,但是,他们作为社会的弱者,作为曾经为社会发展做过巨大贡献的人,我们对他们理应有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而不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为善解人意的老人点“赞”
虽然公交车上暴力抢座的新闻屡见不鲜,可善解人意懂得感恩的老人也比比皆是。
日前在石家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白发老人面对年轻人的让座却是断然谢绝,“你们上班辛苦,我站会儿就好”。
很多网友都大呼“感动”,并为老人点赞。比起那些接受了让座却连句谢谢都没有的老人,这位老人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新疆老人顾鹤寿,自己绘制“尊老爱幼,感谢让座”的卡片给每一个礼貌起身为自己让座的人。王进兰老人则公交赠红心,把自己感恩的心送给奉献爱心的人。
小小的车厢,因一句“谢谢”,一句“不客气”,老少一脸笑意,满车爱心洋溢。文明出行才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而针对郑州9月9日发生的老人因让座猝死的惨剧,3名年过八旬的郑州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举着“老年人要给年轻人让座”的牌子,不停向经过的老年人倡议的行为也令人称赞。7年前,他们便开始了这一倡议活动。“9日的惨剧根本不该发生在郑州公交车上,郑州公交乘客很文明。”梁永祥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大,每天早出晚归,非常累,有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容易,而大部分老人都已退休,相对轻松,我们希望老年人乘车尽量不要赶在高峰期,更不要在这时与年轻人争座。“有些老人买菜坐一站公交,非要赶在高峰期,很不应该;有的只因天热,就坐在车上逛圈,更不应该。当然,自律的老人还是多数。”
李德成老人介绍,想让年轻人尊重你,老人首先要爱护年轻人。“对年轻乘客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大家尊老爱幼,社会才和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真诚地希望:年轻人懂得尊重善待老年人,老年人明白体谅爱护年轻人,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美好、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