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智能手机,儿子提醒我多了微信功能。可我觉得手机能接听电话、发发短信就可以了,何必为此费脑呢?直到有一天,我发现QQ上原先加的好友与同事,与我聊天和联系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解,就请教儿子。儿子说,老爸你OUT了,现在有微信谁还上QQ呢?你的朋友肯定都微信去了。
微信有什么好呢?儿子简单地告诉我,QQ有的功能微信有,QQ没有的许多功能微信也有。微信,它能取代电话进行语音聊天,不论聊多长时间,你都不用付一分钱的话费。通过它,你还可以随时掌握一些朋友的动向。至于信息传播功能和娱乐功能,更是微信的强项。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一样都不少。摇一摇,就能找到你喜欢听的歌。摇一摇,你就可以找到你想要找的人。儿子怕我不信,打开他的手机。他们单位安排工作,都在微信上进行了。我原以为微信就只是玩玩,没想到它还有很多的正经用处。
真如儿子所言吗?我决定也要微它个信体验体验。半天工夫,我大搬家,将原来QQ上的朋友和同事一个个搬到微信上来。知道我微信了,有朋友给我留言:“呀,千年铁树开花了。”一上微信,我才发现,久违的不少朋友都在这儿雪藏着呢。微信上那海量的信息,将我一下子爆得晕头转向。有不停地跟踪互联网新闻动态的,如世界杯这边刚一进球,那边就已“微信”了。几点几分,谁进的球,表述的一清二楚。还配有现场图片,不怕你不信。有喜欢美食的,不停地发送各种美食的信息。什么古城十大辣子鸡店,什么十大泡馍店,什么十大凉皮店,不一而足。还有各种美食的做法。仅面条的做法就有六千种。从原料配制,到一个一个步骤,有文字有图片,手把手地教你当“厨师”。
微信上的信息知识性特别突然。什么名人故事、生活哲理,正反两个方面,教你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什么生活小窍门,治病小秘方等,教你如何持家……什么朱子家训,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名句是出自慈禧老佛爷之手,什么经典歌曲500首,5000年来最触动人心的十句诗词,80个外国文学典故,中国寺庙对联大全等,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的。有人说上了微信就等于买了多本精美的杂志带回家,这话有几分道理。不知谁从哪里找出一百多年前的陕西、西安的老照片,1952年的宣传海报,发上微信,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趣味性,更是微信的长项。一组组精彩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天上的,地底下,国内的,国外的,人类的,动物的,让你禁不住捧腹不已。捧腹之余,你不由不对微信的特异功能而惊叹不已。
在微信上,有情况的你可以原创首发,没情况可以转发别人的。微信就像一个大家庭,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或在办公室,有它与你作伴,你不会感到寂寞。在分享别人微信的时候,我也不甘心只当一个旁观者。我试着将自己到西安周边地区游玩的一些图片和文字发上微信,没想到还引起围观。朋友评论说:“蛇终于出洞了,好洒脱的生活!”最近看世界杯,我自嘲诌了一首破阵子词“老夫聊发少年狂,世界杯,喜观赏。视觉盛宴,那顾夜茫茫。啤酒助阵烤肉香,共相邀,电视旁。一时尿急,跑步上茅房。谁知此时球入网,白相守,到天光。”词成后发上微信,几分钟就引来众多评论,称:“好词,形象。”还有朋友称已经收藏了,等世界杯后再仔细欣赏把玩。
过去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现在朋友见面的时尚问候是,“你微信了吗?”微它个信,乐在其中。如果你有兴趣,请加我为好友,大家一起微它个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