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自觉践行文化养老理念,深入实施“文化引领”工程,老干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转变服务理念。该市把实施“文化引领”工程作为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落实好老干部各项待遇的前提下,更加关注老干部文化和心理层次需求。通过举办各类报告会、文化活动等,大力宣传“文化养老”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干部走出家门、参与活动,实现由传统的“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市、县两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功能设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在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老干部活动分中心和活动点,健全四级活动网络。坚持把提升文化素养作为老有所学的基本内容,不断加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社区、企业等建立分校或教学点,提升老年大学助推“文化引领”工程的能力。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涉老文化设施。近几年,全市共投入2亿多元,新建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5万多平方米。目前,全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面积达20.7万平方米,基本满足老同志学习活动需要。
优化组织设置。树立大组织概念,一手抓支部,一手抓社团,以支部带社团,实现工作相融互促。依托市县两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建立起单位归属型、阵地凝聚型、老年社团型、社区特色型党组织1079个。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设计形式新颖的活动形式,推动老干部文化建设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对老干部社团的扶持引导、培育管理,鼓励老干部加入社团,推动社团健康发展。按照“社团建支部,凝聚老干部”的思路,把社团建设与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党支部对社团的引领凝聚作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目前,全市共成立涉老团体1000余个,常年活动人数达2万多人,成为“文化引领”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
搭建活动平台。坚持以社团为主体,按照“抓组建促覆盖、抓活动促活跃、抓比赛促提高”的思路,抓好活动开展,做到日日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每年都利用重大节庆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3000余场次。依托老年大学有序组织艺术团和学员参加社会活动,定期举办心理辅导、养生保健讲座,多层次关注老干部身心健康。积极搭建关心下一代、建言献策等活动平台,让老干部在走出家门、服务社会的同时,愉悦身心、发挥正能量。充分利用老年大学教学资源,采取“委培、进修”等方式培养壮大老干部文化骨干队伍,带动并活跃广场、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近几年,该市连续两届在全省老干部艺术节中获团体一等奖,一大批老干部社团被评为优秀文艺团体,老干部文化活动成了全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学习《老年心理学》等涉老理论,使工作人员更加熟悉老干部的心理,实现与老干部的“无障碍”沟通。创新工作手段,建立老干部工作网站、老干部党支部论坛和老干部QQ群,建设网上老年大学,组织老干部运用网络学习知识、交流情感。老干部党支部论坛建立一年来,点击量达40万余次。定期开展“倾听老干部心声”活动,切实找准老干部的思想脉搏和文化需求。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文化引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老干部工作日常考核,将老干部组织参加文体活动情况纳入“五好”党支部和“五好”党员评选细则,切实提高各级工作的主动性,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