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时期我是怎样与党心血相连的
——《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
1947年4月15岁,我抱着保卫翻身胜利果实的朴素感情,参军于烟台市公安局。10月国民党军进攻胶东,我因不适于战时需要调任福山区、48年又调任北海专署任交通员。49年迎接解放全中国的大好形势深深鼓舞了我,工作中特别积极热情,所以未满18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提干,调到中共长岛县委任文书,直到57年,谈不上平步青云,也算一帆风顺,从文书、提任秘书、乡委、团县委副书记。这十年间,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与党共命运、同呼吸、心连心,没有半点含糊。
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改变了党的路线轨迹,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这年虽未划定右派,却已栽下祸根,1958年整风补课定右派,12月公布了处分决定,1959年1月被押农村改造。
在机关养尊处优的生活惯了,突然到了山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精神压力可想而知,15岁即离家出来,什么饭也不会做,这时生活困难时期已见端倪,粮油菜定量有限,根本谈不上吃好,生一顿熟一顿,稀里糊涂能吃饱就很满足了。
这时虽感受到党的政策左了,对自己定右的事实还有出入,但主导思想上,我还是想到中国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步徒,多快好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对党有着浓厚的感情,相信社会主义会提前到来。社会主义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间中出些偏差也在所难免,对个人处分偏重,也应委曲求全,顾全大局,不能患得患失,不能当提拔重用给你荣誉就高兴,犯了错误受到处分就消极怠工。“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鸭打得贴天飞”。生活苦点算什么?农民比我还苦,政府还给我保留48元工资,比社员优越得多。思想上大律想通了,一阵痛哭流涕之后,翌日即积极投入生产队劳动。积极热情是人生的最佳伴侣,人一热情起来,人生之棋就活了,有了积极热情,劳动中才会有创造性。一年下来,博得了全队社员好评,我栽的地瓜长到13斤,队长拿到公社去展览,一致同意给我摘帽。然而,他们不知道我心灵上有块“硬伤’,五月间我曾写了一封申诉信到县委。摘帽会上,领导说:“有的人一年来劳动很出色,但他的根本问题未解决,他“劳动好”是为了翻案,而不是为社会主义。”
这一句重活,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严重灼伤,创伤也好,灼伤也罢,此时此刻什么话也不能讲,还得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别人说你是为翻案劳动,自己也无须去计较,为社会主义劳动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记住党的恩情,忘掉凉风冷语,自己一定要有这个定力。
转过年来全县右派集中于水库劳改,40多人分为三组,我还担任组长。一年下来,劳动评比又是一直好评。然而,摘帽会上又是青天劈雷:“有的人劳动一贯积极也有成果。可是他思想上总不老实,当面积极,背后说什么:废寝忘食为党工作这么多年,竟落得这般下场。存在这种思想的人劳动的天花乱坠也不能给他摘帽。”
语言是一个人的密码,说出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出现都会心有灵犀。自己这话是与两位“好友”谈心时说的,评比前人家把这话作为向党扰,打了“小报告”。
我虽然又从头凉到脚下,但想到人家也未给我添油加醋,所言也是我的思想实质,无懈可击,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了。
历经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只能从头另来了。历经1961年更严重的政治压力和生活极端困难的岁月,总算摘了帽,重新分配作税务工作。特别经过1964年社教运动,掀起大学毛著高潮,我与党的心又紧密相联了,学毛著很有成效,工作特别积极,经常受到不提名表彰。特别到农村蹲点,65年在一个村搞得有声有色,66年要调到另一个村,该村全体社员写信到公社要求不要调我走。
然而我心灵深处总隐藏着一粒翻案的种子,遇到适宜外因便会迅速膨胀。文革中又卷入“翻案风”,受到严重挫折,到“五七干校”劳动多年,直到1972年才回到工作岗位。
几经坎坷,虽然对人生几乎失去信心,但日子还得过下去,还得对家庭负责任。工作本能地积极肯干。当年财税系统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正适于我的心路,我不愿蹲机关,愿到群众中去。因为人生不仅要干好工作,更要有一腔好心情。没有好心情,便不会有热情的状态,不仅干不好工作,人生也是失败的。机关里只有官话,和基层群众总能打成一片,“三同”很得人心,广大群众是我获得好心情的源泉。虽然有成绩也不算政绩,得不到提拔和奖励。在西村开创渔村养猪,县委书记视察肯定后,发动全县渔村社队干部参观,参观材料写道“这一典型是在县政府驻队工作人员帮助下做出来……”连名字都不能提。即使如此,我也很高兴,工作中的成就感,群众的誉美之言,是抚慰心灵的最好灵丹妙药。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一旦感到孤独寂寞时,我就到群众中去,能和党的血液末梢融合在一起,同样可以感受到党的温暖,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直到1979年党的三中全会,改变了党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离休后我的人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党对老干部的特优政策,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改革成果共享都深深地感动了我。自90年代,我参与了老干部支部工作,又被《老干部之家》《老人世界》等五家老年报刊聘为通讯员,20年来发表400多篇稿件,四十多次获优秀通讯员和征文奖;94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2002年出版了《食用水产品知识》,尤其自印《好心情日记》赠予老干部阅读,受到广泛好评。如是在职,这些都是提级评职称的资本,可是对于老人则用不上了。然而,它有比级、职称更可贵之处,就是可以获得美好心境,可以达到精神饱满,可以实现身体心理品德完全健康,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所以,我虽年已八旬,仍乐此不疲。工作可以离休,党员永不离休,我要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到最后一口气。每个党员都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划一个圆满句号,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党的光荣伟大和清廉,才能获得13亿国人的衷心爱戴,才能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已历程90年,我也与党风雨同舟了62年。我的愿景是再乐活10年,写作10年,为老干部服务10年,以健康状态迎接建党100周年,享受到胡总书记在纪念三中全会30周年所讲“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