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顿软硬适中的饭菜,每日数次手法细致的按摩,生病时无微不至的关怀,地震时奋力的一抱,甘肃保姆李福梅让70多岁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充满温暖。

老人:“我把保姆认作干女儿”

“是《华商报》吧?我身边有个好保姆,想让大家都认识她!”昨日一早,家住西安市兴庆小区72岁的刘瑞霞老人,兴冲冲地打来电话。老人说,保姆四年如一日地照顾她,她心怀感动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现在已经把保姆认作干女儿了,就想让大家伙分享一下她的快乐。

轻轻地为老人盖上小棉被,将她慢慢抱起,放在轮椅上再掖好被角,缓缓推着走进洒满阳光的院落——昨日下午3时,一幅“母女”温情的画面让人感动。刘瑞霞老人后面的女子,就是来自甘肃的40岁保姆李福梅。

 听到老人夸自己,李福梅憨厚一笑,胖胖的脸上浮起一丝红云。

换了8个保姆  只有这个最让人舒心

 半个小时后,李福梅又将老人推回家。开保温毯,盖好棉被,李福梅的动作一直都是轻轻的,随后又为老人按摩手臂。

刘瑞霞老人说,8年前自己先是中风引发脑梗,再是关节炎骨增生,常年的病痛让她备受折腾,由于老伴年事已高三个儿女都要工作,就张罗着为她请个保姆。

四年中总共换了8个保姆,不是做的饭菜不合老人胃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如人意。2004年春天,老伴从文艺路劳务市场上带回了李福梅。

李福梅是甘肃平凉人,她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卫校,一个高中快毕业了,丈夫在平凉当地打工,为了补贴家用,她一个人来到西安。

保姆:能照顾多久就照顾多久

 来到刘瑞霞老人家里,每天清晨,李福梅早早起床,为老人准备好软硬适中的饭菜;下午推着她出去晒太阳,按摩腿脚;晚上一起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听秦腔,聊天谈心。

 今年3月,老伴患肺癌去世给了刘瑞霞老人沉重的打击,“多亏保姆在身边,我才能挺过来。”老人对保姆的感激,不时从言语中流露出来。而保姆也很享受和老人之间的感情。

 李福梅说,自己的母亲和孩子都来过西安,每次过来,老人的儿女都会请家人吃饭,还给他们安排住所,俨然一个大家庭的模样。而老人教她识字读报,也让她获益匪浅。“我一说想走,老人就会哭,所以我的打算是能照顾多久就多久吧。”保姆说。偶然的相遇,母女的亲情,人间真情莫过于此。